中國日報網消息:山東兗州礦業花費高達32億美元,成功收購澳大利亞煤企。這也讓誰來主導山東七大煤企合并重組的討論,有了更加明確的答案。
1月6日,山東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并購澳大利亞菲力克斯資源有限公司(Felix)塵埃落定。兗州煤礦為此支付了32億美元,這是目前中國企業在澳大利亞完成的最大一宗收購案,也是2009年澳洲十大并購案之一。
山東兗州煤業此前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斥資近200億元人民幣收購澳大利亞菲利克斯資源公司100%股權一事,已獲得國家發改委同意。
去年8月,兗州煤業和澳大利亞菲利克斯資源公司簽訂交易合同,雙方約定兗州煤業以每股16.95澳元價格,收購菲利克斯公司100%股權,收購總價款為33.3億澳元。
山東兗州煤業的收購案可謂是一波三折。
2008年,中資企業趁金融危機對澳大利亞礦產行業發起了多次收購嘗試,兗州煤業當時的主要目標是煤炭企業Felix。
兗州煤業董事吳玉祥2009年4月公開確認仍在與Felix洽談收購事宜。但Felix一直“猶抱琵琶半遮面”,既不允諾,也不回絕,12月23日Felix再發曖昧聲明,“預計近期不會就公司控股權的改變談判達成結果?!?/p>
在數次試圖入股Felix未果后,兗州煤業又開始了與澳洲能源企業Linc的獨家談判,直至12月24日被“拋棄”。這家企業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股價暴跌,為給新項目融資,試圖賣出非核心煤礦資產。Linc公開發表聲明稱,“兗州煤業完成資產購買的時間安排不再符合Linc及其股東的最佳利益。”并表示已經終止與兗州煤業的排他性談判。
澳大利亞在批準中方企業并購的同時,卻開出了苛刻的附加條件。這些附加條件包括:收購完成后雙方必須注冊成立新公司,總部設在澳大利亞。新公司的名稱是兗煤澳大利亞有限公司,在2012年底前,這家公司需要在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上市。到那時,中國兗州煤業必須將它在兗煤澳大利亞有限公司中的持股比例降至70%以下。另外,新公司須啟用澳方人員組成的管理和銷售團隊,公司多數董事會會議必須在澳大利亞召開。新公司首席執行官和首席財政官須多數時間要居住在澳大利亞。
當時聯合金屬網焦煤行業主管王玲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的采訪中預測 “繼中鋁失敗后,兗州煤業的收購也很有可能遭遇‘滑鐵盧’。”
此次并購完成后,兗州煤業在澳大利亞控制煤炭資源量將達15億噸,原煤年權益產量超過1000萬噸,接近兗州煤業國內年產量的三分之一。
澳大利亞煤企并購案的成功,增添了主導山東七大煤礦企業合并重組的信心。
目前,山東省屬煤炭企業共有7家,分別是兗礦集團、棗莊礦業、淄博礦業、新汶礦業、龍口礦業、肥城礦業、臨沂礦業,合計產能過億噸。
山東省國資委2008年11月出臺規劃,提出“到2010年基本完成省管企業重組”。而在山東省國資委提出的重組名單中,山東鋼鐵集團、山東重工集團已組建完畢,只剩下煤炭集團尚未成立。
根據山東省國資委提交的論證方案,大煤炭集團組建后將通過產權關系的整合,逐步建立統一的銷售、采購及資金運作平臺,實現省內煤炭儲備的統一規劃和開采,同時將重點放在省外尤其是國外資源的整合開拓上,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在山東省的7家煤炭企業中,兗礦集團的規模和利潤均遠超其他幾家。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是華東最大煤炭企業,在山東兗州、濟東兩大煤田擁有6座現代化大型煤礦,擁有已探明及推定儲量18.99億噸。同時,在澳大利亞、山西、山東巨野分別有各自的煤礦。1998年,兗州煤業分別在香港、紐約、上海三地上市,截至去年公司總資產320多億元,營業收入160多億元,凈利潤近65億元。
兗州煤業曾在2006年成功收購澳大利亞南田煤礦,成為首家在境外收購煤礦的中國企業。而2010年的澳大利亞菲力克斯煤企的成功并購,提升了兗州煤業的海外市場和發展空間,增強了其競爭實力。
來源:中國日報山東記者站(實習記者 戰瑞琬)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