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和以往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不同,COLIL(城鎮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費用價格指數)反映的是低收入家庭維持基本生活水準所需消費項目價格的變動情況。19日,國家統計局湖南調查總隊發布了2009年度COLIL數據——湖南城鎮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費用價格在2007年和2008年大幅上漲之后首次下降,降幅為0.2%。
去年12月底,湖南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提出“探索建立低收入居民生活補貼與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費用價格指數的聯動機制”。
其實,自2007年開始,國家統計局就已在全國試點推進對城鎮低收入居民的基本生活費用價格指數的編制工作。
湖南調查總隊消價處副調研員陳浩介紹,與2008年相比,湖南8大類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費用價格表現為“五漲三跌”:娛樂教育文化用品類價格上漲1.9%、醫療保健類價格上漲0.3%、衣著類價格上漲0.2%、家庭個人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0.2%、煙酒類價格上漲0.1%、居住類價格下降3.3%,食品類價格下降1.2%,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下降0.2%。在食品類中,尤其以豬肉價格降幅最為明顯,同比下降了21.8%,其次,植物油制品價格下降了20.5%,食用植物油價格下降9.2%。在其他類中,下降幅度大的是:液化石油氣價格,同比下降23.9%。
低收入者CPI
通常情況下,CPI被視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不過,CPI是綜合性指標,能夠反映價格總水平的變化程度,但不能反映價格變化對不同收入階層的影響。
舉例來說,收入相對偏高的人群,在家庭支出方面,可能更多地傾向于耐用消費品,如電視機、電冰箱、空調的更新換代,以及娛樂教育文化、交通和通訊等方面的支出。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對于高收入家庭而言,占比相當小。而對于低收入人群來說,家庭收入大多會用于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如:食品、藥品,以及水、電、氣等資源性產品。當這些商品的價格一發生波動,對低收入家庭來說往往會影響比較大。
因此,區別于常見的CPI綜合指數,在“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費用價格指數”中間,與居民基本生活保障相關的商品,權重占比更大。它是根據低收入居民消費結構特點編制的,更能反映生活必需品價格變動對低收入居民的影響程度。
來源:紅網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