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1月15日,重慶市渝北區委常委會作出決定,從今年起,把每年3、4月作為“無會月”,其間除法定會議外,一律不召開“全區性”工作會議,遇到特殊情況,不得不召開綜合性會議,須經區主要領導審批同意。
據了解,渝北區以前召開全區性會議主要由各單位各部門自行申報,近年來,平均每年類似的會議多達90個左右。為了保證各部門把更多精力放在開會之外,當地在去年就開始嘗試整頓會風,在削減九成以上“文山會海”后,會議一下縮減為10個,今年則更少,規定的會議只有4個。同時,還提倡“短會風”和“節約風”,要求在今年即將召開的4個會議上,每場會議時間不超過半天,每個發言者發言時間最多不能超過30分鐘;會議一律不到酒店舉行,會場盡量不布置橫幅、彩旗,不發筆記本、簽字筆等。
對于這樣的決定,有人說是一種“創新”,還有人說是“作秀”,很難“兌現”,褒貶不一。
出臺方:
讓干部騰時間下基層
“無會月”目的是讓干部“把功夫下在會外”。干部應該騰出時間下基層了解社情民意,避免“空談”、“空想”。“無會月”,區委常委會和區政府常務會議,還有一些涉及選舉的法定會議要正常召開,只是不舉行全區性和跨多部門的會議,各部門內部會議不受限制。
重慶渝北區委辦公室一負責人
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以前長時間“泡會”,哪兒有時間和精力解決實際問題?很多會議華而不實,簡直是浪費精力和財力。
渝北區某公務員
質疑方:
時間太長很難“兌現”
這一決定太過機械,一旦遇到重大突發事件怎么辦?不少地方搞“無會周”,一個月抽一個禮拜不開會搞接待等,這還是比較現實的,但若拿兩個月不開會,很難實現,有點形式主義的味道。
重慶渝中區市民 王 崢
防止“文山會海”可以有另外一種有效手段,就是更多地引入現代化辦公方式。推行網上辦公、召開電視電話會議,以及利用郵件發送資料等,都可以起到省時、節約的作用。
來源:人民網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