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昨日,江蘇省人社廳公布了2009年第四季度人力資源市場供求狀況的分析報告。記者發現,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江蘇省崗位數首次超過求職人數,求人倍率(需求人數:應聘人數)達到1.06,勞動力開始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況。
報告顯示,2009年第四季度,受到經濟企穩回升的影響,人力資源市場呈“一升一降”。“一升”即用人單位的需求人數為132.04 萬人,比第三季度上升2.3%;“一降”即求職人員共124.03萬人,比第三季度下降8.5%。從具體行業看,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信息傳輸業變化較大,尤其是信息傳輸業,用人需求與第三季度相比增加116%。從用人單位看,企業用人需求占總需求的95.84%,有限責任公司、私營企業、港澳臺投資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分列“前四甲”。
“2009年,隨著金融危機影響的逐漸消退,我省經濟開始回暖,企業已經逐步走出蕭條期,用工需求‘來勢洶洶’,特別是在08年金融危機時期受影響比較大的機械電子、紡織服裝、加工制造等勞動密集型行業。”業內人士分析說,從2008年第四季度開始,金融危機導致我省企業的用工需求明顯萎縮,部分企業甚至出現了裁員現象。不少農民工返鄉后,有的已經在當地就業,有的覺得在城里打工收入偏低、勞動時間過長、生活成本太高,所以一些勞動密集型工種的缺工現象較為明顯。另外,進入四季度以來,由于天氣漸冷,求職者不愿外出、外來農民工避開交通高峰提前返鄉等諸多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企業招工的難度。
“盡管求人倍率為1.06,也就是一個人可以挑選1.06個崗位,‘供不應求’并不代表‘就業難’的問題解決了。目前我省勞動力市場上的結構性矛盾仍然很突出。”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供不應求”的職業主要是勞務型的工種,這些工種雖然技術要求不高,但由于工作強度大,比較辛苦,很多求職者不愿意干。還有一些勞動者眼高手低,“有業不就”。同時,“供大于求”的職業主要是普通型的工種,技術門檻不高,容易掌握,如機動車駕駛員,秘書、倉儲、保管、打字員,容易過剩。
今年江蘇省勞動力市場的供求狀況怎樣?業內人士說,隨著今年經濟的繼續好轉,“人才投資是關鍵”已經成為大多數企業的共識,預計各類企業對關鍵崗位成熟人才的需求量還將進一步增加,有技術、有經驗的農民工和優秀的高校畢業生也將備受青睞。
來源:揚子晚報 編輯:馬原 單萱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