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廣州市在亞運前要完成清拆的九條城中村中,海珠區琶洲村是唯一由開發商主導改造的。
記者昨日(23日)走訪琶洲村,隨著安置補償協議和安置區規劃設計的敲定,動遷工作已進入了簽約階段。村民們都在交口議論搬遷事宜,目前已簽約的數量約占總量的5%。由于開發商主導的獨特性,琶洲村改造中,有包括“更高補償標準,先簽約者均可享受”等新亮點。
琶洲村改造儼然新樓盤開發
昨日,記者在琶洲村看到,村里隨處張貼著“新琶洲、新生活”等精美的動遷廣告,村中核心的村委會旁邊還設立了一個全新裝修的簽約中心,統一制服的開發商銷售人員、測繪人員,以及銀行職員遍布村中,整個琶洲村儼然一個正待開發的大樓盤,透露著琶洲村改造由開發商主導的“獨特”。
兩大祠堂在安置區復建
舊村祠堂文物等的保護也是村民關注的問題,村民鄭伯表示,琶洲村有400余年歷史,但幾座祠堂保護狀況并不理想。
在安置區的規劃圖上,記者看到了小區主入口處,規劃有兩座祠堂,據工作人員透露,按目前的設想,將易地重建鄭氏和徐氏兩大姓的宗祠,具體方案仍在設計中。改造方案未提及對其他古建筑的保護。
村民顧慮:開發商主導“爛尾”
現在村中的村民相當部分都是上了年紀的,他們表示近期嘗試在附近租房,都因為年齡問題被拒絕,“人家一聽有老人就不肯租了,怕不吉利”。開發商繳納的保證金,給到村民手中的只是一小部分,村民擔心一旦回遷房爛尾,屆時得不到保障。
開發商:四大保障保證改造
對于村民們的擔心,開發商保利聲稱有四大保障:一是琶洲村改造是市、區兩級政府支持的民生工程,全程有政府監督,絕不允許“爛尾”;保利11億專項資金,由政府、街道、聯社三方監管,??顚S茫徽鷱偷臉敲娼ㄔO面積達185萬平方米,土地市值約90億,這是所有村民的最大保障;而且,保利用自有260億凈資產、物業作擔保,保障按期回遷。
截至22日17時,琶洲村已累計簽約122個宅基地證,占總數的5.2%。
補償方法:合法面積“拆一補一”
記者留意到,為了鼓勵村民盡早簽約,開發商特別強調協議第七條的保障條款:簽約后,如有本村其他村民得到更高的同類拆遷補償標準的,先簽約者有權享有同樣的補償標準。
按照《琶洲村城中村改造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中的條款,開發商將以村民合法產權建筑面積“拆一補一”的原則為村民安排回遷安置房,如村民選擇貨幣補償的方案,則按4500元/平方米進行補償。而村民的房屋如果出現超建情況,則按單價1000元/平方米給予補償。
按照協議規定,開發商將按每月20元/平方米的標準給予村民臨時安置補助費,如村民有商鋪的,將按每月30元/平方米給予臨遷費。如果村民在5月30日之前簽約并按時交出房屋的,可以獲得2萬元的獎勵;家具家電補償1萬元。
60層高樓將是珠江南岸最高樓
據悉,琶洲村有近2000戶村民涉及拆遷安置問題。
記者在《琶洲村改造村民回遷安置項目建筑規劃設計》方案上看到,安置區位于新港東路上,具體位置鄰近地鐵萬勝圍站。自東往西分為3塊功能區,住宅區位于中間,占地面積最大。由三排共12棟高層樓宇組成,層高為36或40層,每棟之間樓宇之間是公共綠化,一個半月形的游泳池和小區花園設計在住宅區中間。
住宅區的東南面是琶洲村的集體物業,由7棟商業和辦公用途的樓宇組成,樓下裙樓擬作為大型商業用途。
據了解,琶洲安置區的容積率為4.2,“4.2”是什么概念?目前珠江新城獵德大橋東面,在建的獵德村安置區容積率為5.2,密密麻麻的30多棟高樓明顯有點壓抑,兩者相比較,琶洲安置區的容積率較低。
設計圖上也公布了商業開發地塊的規劃,東北面臨江的一棟60層超高層建筑引人注目,若建成將成為珠江南岸最高層建筑。
來源:廣州日報(記者 廖靖文) 編輯:寧波 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