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高空拋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受害人往往由于無法找到“真兇”,只能吃個“啞巴虧”。7月1日侵權責任法施行后,受害人請求賠償將不再是個難題。
侵權責任法規定,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筑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給予補償。根據這一規定,同一幢樓里的業主,如果不能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那么將共同為受害人的損失“埋單”。
此外,侵權責任法還規定,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賠償后,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藥品、醫療器械造成損害 醫療機構有責任先行賠償
根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因藥品、醫療器械所致醫患糾紛的,患者可以向醫療機構要求賠償,醫療機構先行賠償后有權向缺陷產品的生產者追償。
在現實生活中,當不合格的藥品器械流入醫院使患者受到損害后,或者當患者因輸血出現問題,醫院往往會將責任推脫到生產廠商、血站一方,從而導致患者索賠難度加大。
“達標排污”不是免責“擋箭牌” 造成損害須承擔責任
7月1日起施行的侵權責任法規定,因污染環境造成損害的,污染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我國關于環境保護的相關法律門類較多,有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這些法律中關于賠償義務人的主體、免責與減輕責任、舉證責任的規定比較龐雜。現實中,一些排污企業也往往打著“達標排污”的牌子,為自身的污染行為做“擋箭牌”。
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將為“樓脆脆”承擔連帶責任
去年以來,成都的“樓歪歪”,上海的“樓倒倒”,煙臺的“樓脆脆”接連出現。樓房建筑質量問題一度成為新聞焦點,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為了避免類似的情況再出現,促使有關方面高度重視建筑設施質量,法律為此規定了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的連帶責任。
侵權責任法:寵物傷人 主人應擔責
針對現實生活中經常出現的寵物傷人現象,7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侵權責任法對飼養者和管理者規定了嚴格的責任。侵權責任法規定,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
侵權責任法實施 人肉搜索侵害民事權益須擔責
針對網絡上不時爆出的“人肉搜索”對個人隱私造成的傷害,侵權責任法規定,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來源:新華網 編輯:段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