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主持人泉靈: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焦點訪談》。
今天的節目我們要來關注醫療廢棄物。比如說醫院用過的一次性的輸液器、針頭、紗布、繃帶等等,這些醫療廢棄物具有一定的感染性和毒性,所以要進行專業的無害化處理。按照國家規定,從2004年開始,全國市級以上的城市都陸續建起了專門的醫療廢棄物處置設施。
不久前,記者在河南省周口市采訪時卻看到,這里的醫療廢物處置中心是建好了,卻是一個空擺設,沒有投入使用,那原因又是什么呢?
解說:周口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是周口唯一一家對醫療廢物進行集中處置的單位,位于川匯區楊莊村,占地總面積16。1畝,總投資達2180萬元,其中包含國家專項資金980萬元。這個處置中心2006年5月籌建,2007年9月開工,2009年6月投入試運行,采用熱堿焚燒處理方式對醫療廢物進行集中無害化處理。但記者來到這里時,卻發現這里并沒有生產。
記者:現在你們每天能夠收起來的醫療廢物有多少?
呂銅(周口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負責人):我們現在兩天收一次,大概就是200多千克。
記者:收來就把它進行無害化處理嗎?
呂銅山:不是,我們有冷酷,現在基本上一周燒一次。
記者:燒一次。平常這個企業就是停著的。
呂銅山:平常是停著的。
解說:據了解,這個醫療廢物處置中心設計處理量為每天8噸,而現在平均每天收集到的醫療廢物只有100公斤左右,由于收集的醫療廢物量太少,只能每天先冷凍起來,積攢夠量后再集中處理一次。也正是因為處理量太小,達不到試運轉的要求,這個處置中心一直沒能正式運行。
那么是當地的醫療廢物總量太少嗎?其實當初規劃醫療廢物處置中心的時候,根據周口市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每天大概產生的醫療廢物總量進行過科學測算,每天8噸的處理量就是根據這個測算而設計的。但目前,全區700多家醫療廢物機構中和處置中心簽合同的只有4家,那大家為什么不愿意把醫療廢物送到這里處置呢?
王新法(周口市環境保護局副調研員):現在還有一些細節問題正在協調,一些細節問題,還牽涉到收費問題,牽涉到如何運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