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晉鋒攝影
10月24日下午,第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第七屆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新聞發布會在廣西南寧荔園山莊國際會議中心召開。
據悉,本屆博覽會共簽訂國際經濟合作項目135個,總投資額達到66.9億美元,比上屆增長3%。累計交易總額達到17.12億美元,比去年增長3.5%。 2010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如期建成,作為自貿區建成以來的首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本屆博覽會共吸引了2200家國內外企業參加,總展位數達4600個,比上屆增長15%。其中中國內地及港澳臺地區使用展位3379個,外國企業使用展位1221個,東盟10國展位達1178個,均創歷屆新高。印尼、老撾、馬來西亞、緬甸、泰國、越南等六個東盟國家獨立包館。
除東盟10國外,來自美國、日本、法國、韓國和港澳臺地區的企業也明顯增多。東盟10國均組織本國品牌企業參展,突出展示農產品食品、木材家具、輕工工藝、珠寶等行業產品。
博覽會期間,圍繞“自貿區與新機遇”主題,共舉辦了10個高層次論壇,涉及金融、農業、電力、減貧、法律、醫學等領域。本屆峰會舉辦了多場東盟國家領導人與中外企業家圓桌會議對話會,東盟國家領導人與中國和東盟國家企業家就雙邊經貿關系和雙方政府關注的重大項目開展對話。
同時,還舉辦了中國―東盟物流合作論壇、中國―東盟商會領袖論壇等專題活動。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陳武在會上介紹說,本屆博覽會舉辦期間,共舉行了46場投資推介活動,共簽訂國際經濟合作項目135個,總投資額66.9億美元,比上屆增長3%。其中,中國與東盟簽約的投資合作項目58個,總投資額26.63億美元,分別占國際經濟合作項目的43%和38%。簽訂國內經濟合作項目156個,總投資674.46億元,比上屆增長9%。舉辦地廣西在本屆博覽會期間共簽訂國際合作項目112個,總投資52.34億美元,分別比上屆增長33.3%和21.4%。
東盟秘書處負責人蘭安琪女士介紹:“中國—東盟自貿區的成立,已經成為發展中國和東盟友誼最重要的基石和支柱,也標志著中國和東盟的戰略合作關系進入新時代。中國—東盟博覽會外國展位數連年提高,目前外國展位數在中國國內展位中居于前列,博覽會已經成為東盟等外國企業開拓中國市場的重要渠道。”
“2009年,該區域的GDP總量達到6.4萬億美元,在2005-2009年間,中國和東盟雙邊貿易額以年均19.5%的速度增長,在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時,中國成為了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而08年中國才只是東盟第三大貿易伙伴,東盟已經成為中國的第四大貿易伙伴。”蘭安琪補充道。
來源:中國日報廣西記者站 黃昭華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