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蛋糕也分“體制內外”
李罡告訴記者,“模擬駐京辦”無法推行的情況可以預料,最關鍵的還是體制問題和市場化的沖突。
“當前,地方政府還很難接受企業代理駐京業務的模式,體制問題決定對接政府是公務行為。然而地方政府人士害怕承擔風險,不敢貿然嘗試。雖然這樣的模式在國外很流行,但這完全取決于國外成熟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李罡告訴記者,從駐京辦市場化發展的過程來看,代理模式是必然要形成的,但這需要一個過程,也許要等很多年。
“另外,這些文化傳媒公司想代理駐京機構的業務還缺乏很多基礎,比如人脈資源和相關實施標準。他們一時間也不能做到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缺乏全方位服務的能力。”李罡說。
和“體制外”的公司不同,由于李罡所在的《駐京資訊》是由有關機構和諸多駐京機構發起成立的,所以當他們向這塊“后駐京辦時代”的蛋糕出手時,就順利得多。
據李罡介紹,他們創建邸訊網的想法并不晚于“模擬駐京辦”。
“邸是駐京機構的簡稱,邸訊網主要報道駐京機構以及中央和地方的動態。在此基礎上先后成立了駐京書畫院、駐京機構俱樂部、駐京機構服務中心、駐京資訊報社理事會等相關分支。”李罡說。
“駐京機構服務中心在合適的時機正好填補了市場的空白。”李罡分析說,正是由于部分駐京機構的撤離,駐京機構后續工作的無法連接,導致其職能必須進行商業化市場化運作。
據了解,這個駐京機構服務中心針對地方政府需要在北京開展的活動,推出機場貴賓接送服務、地方勞務人才輸出服務、推廣地方特色特產服務、招商引資經濟協作服務、項目策劃會議會展服務等一系列業務。
“近期首都機場下屬專門負責運營貴賓室的空港驛城已授權我們開展貴賓接待的發卡業務。每年駐京機構接待領導是主要的職能和任務,現在通過市場化的途徑能把駐京辦職能有效剝離出來。”李罡告訴記者。(記者楊春)
來源:南方日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