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長沙新建商品房備案均價為4880元/㎡,環比上漲1.14%;新增銷售備案環比增長25.59%。
據瀟湘晨報12月6日報道,[作者:文潔]我們低估了現金的力量。經濟評論員葉檀的判斷,似乎是當下長沙樓市的真實寫照。
盡管政策調控以前所未有的嚴厲姿態兩次“來襲”,但在通脹預期與現金泛濫的作用力下,政策效用的期限被不斷縮短。
來自長沙的數據顯示,1-11月,長沙市新建商品房累計銷售備案1878.88萬㎡,同比增長21.79%。而929政策之后的11月單月新增銷售備案180.88萬平方米,環比增長25.59%。
更微妙的一個細節是,11月新批預售量的大幅萎縮——來自長沙市房產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內五區商品房新批預售量減少43.35%。“因為政策前景的不明朗,開發商新開工沖動恐受一定影響,年底更多的將以消化存量為主。”龍灣國際社區營銷總監戴鵬宇說。
成交活躍,新增住宅環比增25.06%
市場依然活躍,尤其是長沙這種沒有經歷限購令的城市。
長沙市房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1-11月,長沙市新建商品房累計銷售備案1878.88萬㎡,同比增長21.79%,其中,內五區新建商品房累計銷售備案1286.90萬㎡,同比增長15.42%。
政策的效應期正在縮短,這從11月單月數據明顯感受得到。就在這個月,長沙新建商品房新增銷售備案180.88萬㎡,環比增長25.59%。而其中住宅新增銷售備案134.43萬㎡,環比增長25.06%。“備案數據相對于網簽數據有一定滯后期,這意味著11月的備案大漲仍然源自10月長沙市場活躍的成交量。”長沙市房產研究中心一位分析師說。
從市場面的消息反饋來看,中小戶型成為11月的重頭戲,11月份長沙市30余個項目入市推盤,其中十多個項目推出了60平米以下小戶型,迎來了年末新一輪小戶型集中放量——而這,從某種意義上側面印證關于通貨膨脹帶來的資產保值購買需求。“小戶型的購買群體中,投資需求還是占據一定比重。”星城書院營銷負責人曹政說。
很明顯,10月與11月的通脹上升預期助推了房地產市場的溫度。11月公布的10月CPI達到4.4%,預期11月的CPI將繼續攀升,這無疑給憂慮通貨膨脹的購房者們加了最后一把火。
葉檀說,我國的現金滲透率過低,而現金支付比率過高,有關方面雖然可以監控資金的走向卻無法監控資金的投向。“我們必須承認,收緊銀行信貸無法動搖財富階層的投資能力。”
供應萎縮,新增預售商品房環比降43.35%
現在,11月的成交活躍已成現實,接下來的問題是,這種膨脹的成交量能夠給傳統中的“年底購房好機會”帶來價格上的怦然心動么?答案或許比想象中更復雜。
數據顯示,包括經濟適用房等非市場化房源在內,1-11月,內五區新建商品房備案均價為4708元/㎡,同比上漲16.59%,其中住宅4414元/㎡,同比上漲15.52%。
但11月房價漲幅仍然相對平穩。數字說,11月長沙新建商品房備案均價為4880元/㎡,環比上漲1.14%;其中,住宅均價為4609元/㎡,環比上漲0.20%(含經濟適用房等非市場化房源)。
新批預售量的龐大,是這個相對平穩的價格區間的最好理由。數據顯示,1-11月全市新建商品房累計批準預售1887.93萬㎡,同比增長52.94%,其中,內五區新建商品房累計批準預售1326.39萬㎡,同比增長59.24%。
但過快的存量消化率和開發商政策鉗制的加劇,可能帶來供應量的變化。一個微妙的數據是,長沙11月新增批準預售155.98萬㎡,環比減少39.88%;本月新增批準預售102.76萬㎡,環比減少43.35%。
[記者觀察]
未來市場更具博弈性
“事實上,對于后市政策的憂慮,有可能帶來開發商減慢動工速度。” 湖南保利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安強說。事實上,在對需求面控制信貸并在區域市場限購的同時,針對開發商的門檻正在悄然提高。
銀行存款準備金的連續上調,對于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加強的逐步推廣,以及土地政策面的門檻提高,有可能降低開發商新開工的沖動。“我們旁邊的一個項目,本來要開三期,但是現在拆遷也放緩了。”東城一位樓盤營銷總監稱。
但這并不意味著年底長沙市場的供應量會趨于緊張。事實上,盡管11月新批預售量大幅萎縮,但12月的長沙市場開盤數量仍將驚人。
據不完全統計,長沙市將近50家新盤和新房源選擇在12月份集中爆發,“可能每個樓盤推出來的房源不會太大,但是樓盤總量會比較多,其實對于消費者來說,也是一個相對較大的選擇面。”戴鵬宇說。
存在變數的或許還是在政策。就在12月4日,中央政府表示,要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由此引發關于房價漲跌的爭議——這或許將意味著未來市場更具博弈性。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