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基層勞動爭議調解組織建設工作進行的速度快、效果好,”國家人社部調解仲裁管理司司長宋娟在安徽合肥考察時說。日前,國家人社部、司法部、全國總工會、中國企聯在合肥召開全國基層勞動爭議調解工作經驗交流現場會,合肥市人社局局長朱正躍作了交流發言,合肥市也是會上唯一介紹經驗的城市。
“勞動爭議的源頭在勞動用工大環境,為積極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用工環境,合肥敢闖敢試敢破難題。”市人社局副局長王世保介紹,在全省率先出臺了《合肥市勞動用工管理條例》,對國家法律實施中出現的新情況、新變化,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實施條款。出臺了“和諧用工18條”,著力解決企業職工住宿、交通、戶籍、就醫、子女就學、維權、爭議調解等實際問題,為企業發展和職工體面勞動提供良好的環境。
常青街道副主任洪道華介紹,“依托就業保障平臺建立起的街道勞動爭議調解中心和社區勞動爭議調解站,可以把很大一部分勞動爭議化解在基層,最大限度地降低勞動爭議雙方的對抗性?!?/p>
據悉,合肥實現了勞動爭議調解的“六個延伸”,向社區、生產一線、勞務輸出地、小企業、行業產業以及網絡延伸。合肥在論壇上開通了“勞動監察和諧號”版塊,在全國是第二家。
近年來,合肥市已建立起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制度的企業占已建工會企業的90%。2011年10月,合肥供水集團、合肥燃氣集團被評為“全國模范勞動關系和諧企業”,高新區被授予“全國模范勞動關系和諧工業園區”。
合肥在全省基層勞動爭議調解組織建設工作中譜寫了一首和諧之歌。
來源:中國日報安徽記者站( 記者 曹微 實習記者 孫玲娟)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