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委書記畢美家近照
曾經,因煤建市的安徽淮北作為新中國的能源基地被廣為人知,半個世紀過去了,面臨煤礦資源瀕臨枯竭的困境,這座資源型城市正努力發展食品工業和礦業機械制造等非煤產業,以尋求一條符合當地實際的多元化發展之路。
淮北市委書記畢美家告訴記者,自1960年淮北建市以來,這座皖北城市已為國家貢獻8億噸原煤。然而,進入21世紀后,資源已進入枯竭期,每年都有需要關閉的煤礦。待到煤炭資源采完的那天,后果可想而知。
“從今年開始,淮北市境內就勘探不到新的煤礦了,我們不得不去其他地方找礦,”淮北市發改委能源辦主任王大春說。他表示未來幾年,淮北的年產煤總量將“不會超過6000萬噸”。
為了擺脫淮北礦區煤炭資源日漸枯竭的羈絆,更好地實現可持續發展,這座曾“以煤興市”的城市亟需另尋出路,而這條出路也正是畢書記口中所說的“轉型發展之路”。
畢書記說,淮北市早在2008年就開始了“多元化發展”的轉型計劃,大力發展食品工業和礦山機械制造等非煤產業。
經過這些年的努力,非煤產業已逐漸發展成為煤城的經濟支柱。最新數據統計表明,淮北市的非煤工業產值已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61%,而這個數字在“十五”末期還不到20%,增長速度令人咋舌。
煤城變身“美食城”
淮北地處我國最大的糧倉黃淮海平原腹地,又緊鄰長三角地區這個全國最大的食品消費市場,因此在發展食品工業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在為自己繪制的宏偉藍圖上,淮北欲將食品工業打造成未來的支柱產業之一。
為推動更多的省外和海外企業來淮北投資,當地建成了鳳凰山食品工業園等四個食品園區,目前已吸引天津寶迪、江蘇雨潤和香港錦泰等一批食品業名企紛紛入駐工業園。
如今,淮北的食品工業從無到有、由弱漸強。2007年,規模以上食品企業產值僅為17億元,而去年這個數字猛增到163億元,短短四年增長了8倍之多。
談起食品工業未來的發展目標,畢美家信心十足,“今年食品工業產值有望沖刺300億元;‘十二五’末確保實現500億元;到‘十三五’中期,力爭達到1000億元,努力把淮北打造成為立足黃淮海、面向長三角的現代食品工業名城。”
四月份舉辦的為期三天的首屆中國淮北食品工業博覽會,吸引了來自全國30個省市和港臺地區,以及美國、瑞典等國家的900余家食品生產企業和食品包裝及食品機械企業參會,簽約總金額約達77億元。
“食博會帶來了很大的人氣,也增強了淮北發展食品工業的信心。我們堅信,三年之內就能把淮北打造成一座現代食品工業名城。”畢美家說。
據了解,目前全國有名的食品工業城包括煙臺、泉州和漯河。畢書記告訴記者,以發展規模和速度來看,淮北很快將超過漯河,但是趕超煙臺與泉州尚需時日。
他還說,近幾年淮北市發展食品工業的最大成果就是增加了農民收入,“2008年之前,淮北農民平均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如今,農民收入卻反超平均水平100元。食品工業對農民的增收作用不容小視?!?/p>
除了日漸鼓起的錢包之外,發展食品工業帶來的大量就業崗位對于當地老百姓來說也許更具意義。
“食品工業流水線上每設一個工人,背后就能拉動25人就業,”畢美家解釋說流水線的背后有很多環節,如糧食種植、運輸、飼料制造、食品加工以及冷鏈運輸至超市等,這些過程中蘊藏著大量的就業機會。
礦裝機械制造漸成氣候
在三百公里的輻射范圍內,淮北擁有約19個礦業集團,形成了市值400至500億元的礦業裝備機械的巨大需求。畢書記說,這為當地發展礦裝制造業提供了難得的發展空間。
“過去煤炭產業一直是我們的主導產業,但現在我們要尋找一條經濟多樣化發展的新路子。”畢書記說,礦裝制造業的興起符合淮北市情,是淮北目前轉型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
2006年以來,淮北已連續舉辦過六屆煤炭機械博覽會,吸引了海內外眾多知名礦裝制造企業來淮考察投資環境。畢書記估計,隨著全國知名的礦裝制造企業進駐淮北,淮北今年的礦裝制造業年產值將有望突破220億元。
作為全國排名前三的大型上市企業,總部在湖南長沙的山河智能裝備集團便看中了淮北這塊風水寶地,投資20多億元在淮北1500畝的工業園內興建了山河礦業裝備有限公司,將企業勢力延伸至皖北大地。隨著子公司的全面投產運營,企業年銷售額預計將達40億元。
另一個礦機制造的領軍企業——安徽淮海實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則下轄一個規劃占地500畝的安徽礦業機電設備制造廠(安徽礦機),將致力打造成一站式的煤礦機械設備供應企業。
安徽礦機宣傳部門的負責人陳生介紹,作為國家煤機裝備制造業的骨干企業,安徽礦機目前已形成煤礦勘探、選型、制造、安裝調試和員工培訓的一條龍服務,成為企業一大鮮明特色。
而淮北中芬礦山機器有限責任公司作為當地做大做強的企業典范,自1995年成立之初便專業從事高效、大型、智能化的濃縮機生產。中芬董事長周瑜透露,公司目前正在研制世界最大的礦業選洗設備?!拔覀兊脑O備目前已經占據國內40%的市場份額。除此之外還遠銷印度、沙特阿拉伯、巴西、老撾和哈薩克斯坦等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p>
無論是外地招商引資的強勢入駐,還是本地白手起家的私營“新秀”,都極大促進了淮北煤機制造業的蓬勃發展,打開了當地經濟多樣化發展的新局面。
對于這個行業的前景,畢書記不吝溢美之詞:“這么多家企業在淮北安營扎寨,穩步發展,使得我們的產品能夠遠銷中東等世界各地。這是一個充滿了希望的行業,對此我充滿信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