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5月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公布。55.2%的數據比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這是該指數連續第二個月出現下降。
在前期樓市成交量大幅回暖的狀況下,以房地產業和房屋建筑業等行業為主的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卻沒有如期出現回升。樓市成交量和價格是升是降?未來將呈現怎樣的變化?
5月我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繼續位于臨界點--50%以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分析,這說明非制造業增長目前呈現良性健康態勢:
蔡進:今年以來的話,1到5月份,整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都是在55%以上,這反映出來我們國家今年以來非制造業經濟的發展,總體上來講是比較平穩的,發展的速度也是比較快的。
值得關注的是,與樓市有關的房地產業和房屋建筑業數據5月均處于收縮狀態。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分析,這主要緣于市場認為樓市前景目前尚不明朗:
張大偉:最近雖然3、4、5月份成交量有所復蘇,但是因為調控依然是有一定的力度,導致當下大部分的開發商和這個房地產企業還是相對而言比較謹慎,新開工的量上漲的幅度比較小,而目前主要還是去庫存的狀態。
據中原集團監測數據顯示,5月份新房成交量預計約為1631萬平方米。如果去除4月首尾兩個小長假的影響,新房成交連續3個月保持穩定的相對高位。雖然近期新房銷售市場企穩回升,但前5月銷售量同比依然為負,受此影響房地產的開發建設速度已經顯著放緩。中房數據研究院執行院長陳晟對此深有感觸:
陳晟:現在這些指標進行收斂是市場的比較真實的一種表現,因為有關整個的大建筑行業的投資心態,包括景氣指數相對的偏弱,前段時間30多位經濟學家,包括行業內的人士,我們做了一個對于政策、對信心的滿意度的調查,大家認為一些指標表現出有所收縮的跡象。
在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數據中,以50%為臨界點,超過50%,為擴張態勢,低于50%,顯示為收縮,但相比其他分項指數,業務活動預期指數中,建筑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66.0%,而房地產業和水上運輸業等行業在50%-60%之間,這表明人們對地產業的預期明顯變好。張大偉分析,出現這種變化的原因在于:
張大偉:因為全國有接近40個城市的房地產都出現了微調政策,也就是說樓市的最低點有可能是過去了。這樣的話,有一些開發商出現了對后市看好的這么一個預期。
那么,就目前數據進行分析,未來樓市走勢又將如何?樓市底部是否已經形成?不同專家的觀點并不一致。張大偉認為,如果說預期指數得到市場的確認,未來房價可能出現回升,在他看來,目前樓市底部已經形成。不過,陳晟卻投出了反對票,他說,政策在今年接下來預調、微調的可能性確實存在,成交量估計在未來也會繼續上升,但房價底部或許在第三、第四季度才有可能形成:
陳晟:我覺得今年可能都會是一種陰跌的狀態吧,指的是一直微微的跌,我認為還是一個價跌量升的狀態。
目前成交量的上升相比2007年和2008年時的情況,仍然相差很遠。中國人民大學不動產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況偉大分析,雖然一些地方為了自身經濟考慮,可能會有一定政策調整,但中央的主基調絕不會有絲毫放松,這意味著房價的整體趨勢并沒有發生改變:
況偉大:我相信中央的宏觀調控政策在沒有達到它的效果之前不太會做出改變,所以說從當前房價的變動來看,我認為宏觀調控政策還會繼續執行。(記者張棉棉)
來源:中國廣播網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