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7月份CPI正式破“2”,為1.8%,公募基金對后市仍表示看淡。
南方基金楊德龍(微博)指出,在經濟低迷背景下,實際需求不足,通脹下降在情理之中。在未來半年,通脹不會是政策重點,保增長才是重中之重。
楊德龍稱:“決定股市走勢的根本原因還是經濟走勢,在經濟走勢回升之前,股市很難出現大幅上升行情,短期內有超跌反彈,但后市還會反復震蕩。” 大成基金(微博)也指出,在經濟處于較弱狀態時,投資不宜過度激進,應當保持靈活的倉位。可穩妥地配置一些穩定類的非周期性行業,如食品飲料、餐飲旅游及生物醫藥等;以及代表未來產業發展方向的成長性行業。
相對公募基金的謹慎,私募基金對行情未來的走勢表示樂觀。
挺浩投資董事長康浩平(微博)認為大盤大概已經二次探底成功,如此便宜的估值,如此密集的政策扶持,經濟隨時可能見底,市場隨時可能反轉,只是驚弓之鳥的思路需要更大的陽線來扭轉。至于看好的板塊,他認為電力、消費、醫藥以及智能終端產業鏈等存在機會。
乾陽投資董事長何輝更看好市場中長期走勢。對于短線走勢,他認為,短期市場可能會受到一定的正面刺激,但反彈幅度可能不會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