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下午,邳州市一家賓館里,一場新聞發布會正在舉行。與會者大多是互相認識的“網友”。近三個小時發布會上爆出了“猛料”:全國縣級市首家個人合作建房項目正式啟動。通過網絡報名,網友們“湊份子”作為股東,以非盈利目的參與房地產項目開發,最后收獲的商品房價格比同地段樓盤便宜40%左右。“個人合作建房”觸動的是高房價背景下,普通市民安居夢的敏感神經。正因為如此,美好愿景背后也伴隨著諸多爭議,究竟是為中低收入者帶來福音,還是一場生死未卜的試驗?揚子晚報記者進行了深入的采訪。揚子晚報記者 馬志亞
邳州合作建房7點解讀
低于市場價四成的房價,這既極具吸引力,同時也會引發很多爭議。在當天新聞發布會上,準業主們用了1個多小時時間,向主席臺拋去了他們的諸多細節問題。
1、如何拿地
在發布會上,準業主們對于能不能拿到地,以及如何拿地,表示出了疑問和擔憂。
對此,該個人合作建房項目發起人郭鵬程表示,自己也對個人合作建房可能產生的羈絆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對于這一問題,他則采取了謹慎回應的態度,按照計劃,他們將在邳州市新城區拿地,但在邳州新城區何處拿地,他則回應“暫時要保密”。
2、如何確保資金安全
準業主們提出,個人合作建房需要他們先期拿出8萬—10萬元,作為集資進行土地招拍掛使用,萬一拿地不成,資金將如何退還。同時,根據協議,準業主們需要定期提供后續房屋開發建設資金,他們將如何監管資金使用情況。
對此,郭鵬程表示,項目開發資金采取了第三方托管形式,準業主們需在指定銀行開設個人賬戶,將所需資金打入其中,房地產開發過程中所需資金將由銀行負責通知業主,在簽署了“劃款指定授權單”后,劃款到需繳納資金的專門賬戶,所有資金均不得提現。如土地流拍或項目進展不順,所有款項均原封不動退還。同時,項目進行過程中,個人實行進退自由,自有資金可全部退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