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畢業季,又到離別傷感時。世界名校的學子在告別象牙塔時,都用自己特有的表達方式抒發情感。
普林斯頓大學:走出那道門
在普林斯頓大學校園中,有一道“費茲蘭道夫門”,修造于1905年,只有重要人物來訪和畢業生離校時才打開。每年的新生都列隊走入這扇門,加入普林斯頓大學這個集體,而每年的畢業生們也會列隊走出大門,象征著他們離開了學校走向社會。1970年,應學生的要求,費茲蘭道夫門永久性地打開,作為“普林斯頓大學不再是一個遁形于世外的象牙塔,而要對社會開放和負責”的象征。可是費茲蘭道夫門開放沒多久,流言就產生了:從入學到畢業的四年間,任何走過這扇門的學生都會畢不了業。雖然沒有確實的證據,很多學生還是寧愿相信這是真的,在四年中不邁過費茲蘭道夫大門一步。
牛津大學:扔垃圾
牛津大學眾多不成文的傳統中,最有意思的就要算畢業考試之后的惡作劇慶祝活動——“扔垃圾”,道具多為面粉、酸奶、雞蛋,甚至意大利面,考生往往一走出考場便立即遭到等候多時的親友們的“圍攻”。牛津大學對考生的著裝有嚴格要求,男生要穿西服打領結,女生要穿白襯衫黑裙子,男女生還都要穿學生袍。在學生袍上別著的康乃馨也頗有講究,隨考試時間和科目而選擇不同顏色,同學之間也會互相贈送禮物來祝福對方好運。同窗數載,就要各奔東西,人緣越好的學生被扔得越慘。對牛津大學的畢業生來說,干干凈凈的走出去是一種恥辱。在這一天,被搞得越臟,說明被朋友“愛”得越深。
斯坦福大學:奇裝秀
斯坦福大學畢業典禮的一大奇特傳統是允許畢業生進場時穿奇裝異服。全體同學都穿著有斯坦福大學特色的戲服涌入體育場跳舞慶祝畢業。在這里,沒有哪個畢業生是完整的穿著一身學士禮服的,學術帽和垂布都成了陪襯,搞怪風趣的裝扮和極具想象力的道具才是這場畢業典禮的主角。1995年這個傳統一度被學校取締,結果引發了鋪天蓋地的抗議,從校園演講到裸體抗議,從郵件投訴到校園游行,不堪壓力的校方最終恢復了這個讓正常了四年的學生有機會“古怪”一把的傳統。
加州理工學院:逃學日
加州理工學院的學生是出了名的“埋頭派”,但是,同其他學府的青春學子一樣,這里的學生們在離校之際,也會創造屬于自己的別樣記憶,一年一度的“逃學日”就是學生們大顯身手的好機會。在這一天,畢業班的學生們會把自己的宿舍用電纜、鋼筋甚至電腦密碼封鎖起來,只留下一些蛛絲馬跡暗示怎樣開門,然后就全體撤出學校,留下低年級學生們在這里苦思冥想一整天如何進門,獲得“戰利品”——四年級學生留下的食品。喜歡搗亂的低年級學生們也會為打開房門運用各種“重量級”的物件:電鋸、搬運機、手持式鑿巖機等等。一旦破門而入,他們絕不會為學長留絲毫余地,把家具調個位置,把屋里所有的東西都統統搬走,甚至連地板都不剩下……這場每年必有的“戰爭”常常讓雙方都筋疲力盡,卻又樂不可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