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價格高昂帶來的壓力,西方藝術館在收藏中國現當代藝術時還面臨一個特別的問題。
“西方藝術傳入中國在時間上有滯后性,因此有些在西方被認為傳統古老的藝術形式或流派在中國會被認為是現當代的藝術,”李文森指出。
“他們前往西方旅行、生活,積極尋找機會展出他們受西方藝術啟發的創作。這部分中國藝術品和西方藝術非常相像,是最容易融入我們的收藏的中國當代藝術作品,”李文森說道。
蔡國強的裝置藝術《草船借箭》是紐約MoMA的第一件大型中國當代藝術品。他是旅居海外的中國藝術家們的一員,1995年旅居紐約至今。
《草船借箭》是一艘插滿了約3000支箭的巨型大船,懸掛在展廳半空,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用“和西方當代藝術家相似的處理材料的手法”引起觀眾對文化沖突這一“全球性的問題”的思考。
英國泰特美術館亞太研究中心的策展人李叔京認為西方美術館按照西方的評判標準來定義和選擇中國現當代藝術無可厚非。
在她看來,中國美術館應該承擔起鼓勵中國當代藝術家在創作中展示更多個性而不是一味迎合西方口味的重任。
“中國美術館應該不斷完善提升自我,成長為世界一流的美術館。如果在本地美術館辦展能和在西方美術館辦展得到一樣多的關注和影響力,那么中國藝術家就會有信心在本地美術館展出個性作品,”李叔京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