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均壽命的延長和勞動年齡人口的急速下降,延長退休年齡對于政府來說是不可避免的選擇,這也是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會對此做出研討的原因。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在本周二談到這一問題時表示,中國將采取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方式,并將提前幾年告知社會,會根據崗位需要確定不同行業退休年齡。
對于政府來說,調整政策以應對日漸老齡化的社會無疑是必要的。據相關部門統計,截至2013年底,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達到2億,占人口總數的14.8%,到2020年,這一數字將擴大到2.48億,而到2050年,中國的老年人口總量將超過4億人,老齡化水平將超過30%以上。
延遲退休將會帶來諸多好處,例如,可緩解養老金支付壓力,減緩有經驗工作者數量的下降,以及將勞動年齡人口數維持在一個適當的范圍利于經濟發展的穩定。然而,在政策正式起草前,需對各行各業的工作者進行意見調查,從而認真考慮各方利益以保證這項新的政策不會侵犯各行業從業者的利益。
在工業領域,中國大陸的從業者數是1.12億人。依據用工規定,從事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公致殘,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或可退休。盡管關于這一群體的精確數字很難找到,但他們也許不會愿意延遲退休。在新的延遲退休的政策制定前,公務員和白領工作者的意見也要兼顧。
毫無疑問,新政策不會使每一方都滿意,但是可能使得大多數受益。然而,無論制定何種政策以應對中國社會日漸老齡化的問題,都應以公平為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