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銅仁市委副書記、市長夏慶豐在回答記者提問。 張麗 攝
“我們一定要把一分一厘都用在老百姓身上,用錯一分錢就會傷害蘇州市老百姓的感情。”在貴州省委宣傳部全國“兩會”宣傳工作組組織的“合作共贏 樂惠民生”專場主題采訪活動上,全國人大代表、銅仁市委副書記、市長夏慶豐表示,蘇州市幫扶的資金、項目、人力、物力絕不浪費一分,都會用在改善民生上。
2013年5月,國家發改委、國務院扶貧辦和貴州省政府聯合召開對口幫扶貴州工作啟動會以來,對口幫扶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形成了共謀發展、共同進步的對口幫扶工作新格局。
3月8日,2014年全國“兩會”貴州省主題采訪活動之《合作共贏 樂惠民生》在京舉行,圖為會議現場。 張麗 攝
“一對一幫扶貴州發展,走出了一條東西部攜手共進,共同發展的扶貧開發新路子。形成了共謀發展,共同進步的互惠互利的對口幫扶新格局。”談起蘇州市對口幫扶銅仁,夏慶豐表示,銅仁市作為連片開發主戰場,也是貴州扶貧連片開發創新區的主戰場,近年來在扶貧開發上取得的突出成績離不開蘇州市的幫扶。
夏慶豐認為,蘇州和銅仁兩市之間的關系,不但是一個幫扶關系,還是一個合作關系,“我們在扶貧合作方面堅持的是政府推動,項目帶動,產業聯動,理念互動。”他表示,互動就是除了“走動”以外,市和市,區縣和區縣,開發區和開發區,機關和機關,學校和學校、人才和人才之間都要結成友好的互助關系。“互動就是互利,不光是要思考蘇州能為我們帶來什么,也要思考我們能夠為蘇州帶來什么。”夏慶豐表示,幫扶不是簡單的每年支持幾千萬,雖說資金幫扶是“干貨”。但是更為關鍵的是區域之間,經濟之間的聯動互補。“這樣才能看真貧,真扶貧,扶真貧。”
現場相互交流。 張麗 攝
目前,循著互動理念,銅仁市與蘇州出臺了三年幫扶計劃,銅仁正為蘇州輸送源源不斷的綠色產品,而蘇州的產業轉移正朝著銅仁開進。“2013年銅仁和蘇州簽定的項目有二十多個,投資的金額達一百億以上。”夏慶豐說。
夏慶豐認為要讓幫扶發揮最大作用,除了要對百姓動真情,要互動之外,還要精準扶貧,“我們兩市在扶貧上一是要把資金用在刀刃上,不做大水漫灌的事情也不做撒胡椒面的事情,更不做用手榴彈炸跳蚤的事,一定要按照精準扶貧的思路來抓好蘇州市的對口幫扶。”
如何把環境生態優勢轉變為生態經濟優勢,關鍵在人,關鍵在思路。“今年要做好‘五個一’。”他表示,2014年蘇州將為銅仁輸入一個縣委書記,一個管委會主任,一個醫院院長,一個科技金融副縣長,一個職校校長。思路上,銅仁將把旅游產業作為扶貧的重要載體抓手,做到生態扶貧。“有人、有思路,才能解決貧困的代際相傳問題。”夏慶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