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啦,這正是我們想要的!”北京亦莊國際生物試劑物流中心公司董事長蘭寶石的電話里傳來客戶激動的聲音,他說,中心檢驗檢疫監管庫剛剛通過驗收,前來咨詢洽談的電話就響個不停,“監管庫驗收成功意味著中心可以正式運行了,今后進口試劑產品供貨周期將由現在的1-2月縮短到平均1-2周,極大地提高了生物試劑進出口通關效率,很多客戶都提出了合作意向”。這條生物試劑采購“高速公路”的正式開通,是開發區完善生物醫藥產業五大服務平臺建設的又一力舉,并成為北京亦莊這個“中國生物谷”騰飛的重要引擎。
北京亦莊國際生物試劑物流中心是對接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衛生局等監管部門的一個生物試劑進出口綠色通道,也是為生物科技生產企業和科研院所研發人員搭建的一個第三方公共服務平臺。“企業只需提出需求,我們來提供一站式、全流程的供應鏈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內容包括進出口單證審批、綠色通關、國際貿易、國際國內冷鏈物流、以及其他增值服務。”蘭寶石興奮地說,這種服務模式在全國都是出類拔萃的。
走在全國前列的,還有北京亦莊的“生物云”等信息交流平臺。今年年初,區內企業天云科技與北京亦莊生物醫藥園跨界“聯姻”,共同打造了“生物云”平臺,讓企業實現了在線使用儀器及儀器的相關軟件,極大的節約了研發型及中小企業的研發及運營成本。天云科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用于生物醫藥企業必備的一些檢測儀器一般采購費用為每臺60萬元左右,即使租賃,一年的費用每臺也需要5萬元左右,而根據生物醫藥企業的研發階段和研發類型不同,可能需要使用的儀器達幾十種之多,產生的費用十分高昂。現在,企業通過使用云平臺的在線儀器和賬號每臺的費用大概只有每小時50元,算下來,可以使企業的設備費用成本降低到原來的三分之一。
目前,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生物醫藥產業共有五大服務平臺。技術支撐平臺以“服務入園企業公共實驗需求”為指導,實現資源共享;成果轉化平臺聯合投融資及擔保機構或個人形成強大的資金來源,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公共服務平臺主要提供基礎公共服務,包括提供會議、閱覽、培訓、網絡及物業等服務;信息交流平臺以促進孵化創新為目的,開展信息交流與合作;政策支撐平臺,為企業爭取多種政策鼓勵與支持。
園區內的“診斷試劑公共服務平臺”便是創新服務理念在體外診斷產業領域的先行探索者。該平臺是亦莊生物醫藥創新公共中試服務體系的組成部分,平臺專注于體外診斷技術成果的產業化,致力于打造以“IVD全產業鏈服務”為特點的公共服務品牌。平臺的服務對象為IVD領域的技術成果持有者,主要包括研發型小微企業、科研機構、醫療機構和個人。以項目委托的方式為客戶提供技術開發、產品研發、工藝開發、中試生產、產品注冊、產品代加工、組合投資資源、組合營銷資源等多階段、多角度的服務,內容涵蓋了IVD產業鏈的全過程。該平臺在體外診斷產業領域充分實踐了國家倡導的現代服務業理念與模式創新。
生物醫藥產業是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四大主導產業之一,得益于五大服務平臺支撐,2012年,北京亦莊生物醫藥相關企業完成工業產值占全北京生物醫藥工業總產值近一半,確立了在北京市的生物醫藥高端制造中心和新興研發地位。今年10月,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被科技部認定為“北京國家生物醫藥國際創新園”,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生物谷”。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有關負責人表示,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將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實現生物醫藥產業總產值超過800億元,占全市總產值達到60%。 (記者 陳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