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溪村的電線被收納到管槽里。 李佳文/攝
推進消防整治、垃圾分類、網格化管理措施、管線整治、燃氣改造、給排水改造六大工程
新快報訊廣州市住建委昨天通報,全市37條試點城中村的安全隱患整治工作基本完成,專業市場管線整治工作比原計劃提前兩年完成任務。今年,全市要整治116條城中村,消防整治、垃圾分類、網格化管理措施、管線整治、燃氣改造、給排水改造等六大工程事項都要全力推進。
37條試點村整治基本完成
“以前在村里一抬頭,滿眼都是密密麻麻的線,亂得很。”海珠區石溪村村民張大哥昨天告訴新快報記者,以往要修條網線都不容易,首先要在亂麻一樣的線堆里找到故障源。而記者昨天在海珠區石溪村和蘿崗區勒竹村看到,經過整治,以往雜亂的空中懸線被收納進了房子邊上的管槽里,顯得整整齊齊。
廣州市住建委副主任陶鎮廣表示,城中村線路亂拉亂接的最大安全隱患是弱電線路耐熱稍差,亂搭在強電線路附近容易被傳熱后燒著。因此,管線整治被納入城中村安全隱患整治的重要內容。
據了解,經過一年的奮戰,城中村的整體消防防御能力得到提升,開展整治試點的村沒有發生火災死傷事故。
專業市場休市時禁住人用電
陶鎮廣介紹,截至目前,全市826個專業市場,已完成整改的專業市場768個,關停及搬遷38個。今年春節前已完成了絕大部分專業市場的管線整治任務。
整治的具體內容首先是做到管線分離,讓弱電線路進入套管。其次是配齊消防設施設備,例如感應系統和噴淋系統。最重要的是建立巡查機制,營業時間和休市時間,都有巡查隊伍負責監督。尤其是休市時間,商鋪內不住人,不煮食,不用電,確保市場清場、斷電,減少火災隱患。
握手樓多,管道燃氣進村難
為期三年的城中村安全隱患整治工作中,燃氣改造屬于工程事項中一項重要內容。昨天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全市37條試點村的整治中,僅有4條村裝上了管道燃氣。其他村由于不符合管道安全距離的要求,只能改為建設合法瓶裝燃氣供應點。
“你看看我們勒竹村,很多握手樓,根本沒有鋪設管道燃氣的充足空間。”勒竹村村長告訴記者,除了安全距離不達標,村民樓房經常改拆建也是管道燃氣難進村的原因。
據蘿崗區建設部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燃氣集團去年6月曾對村里鋪設燃氣管道的情況進行摸查,明確回復村里不符合管道燃氣改造條件。因此,替代方案是在村里的山邊建設一個由專業燃氣公司經營的正規燃氣供應點,清除非法充氣站。“以后要建管道燃氣,只能結合‘三舊’改造同步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