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陽江海事監管基地落成啟用儀式在陽江港隆重舉行,廣東海事局黨組書記陳畢伍、陽江市代市長丘志勇一起為陽江海事監管基地揭幕,相關政府單位和港航企業領導共60多人參加啟用儀式。預計廣東沿海將建成8個布局合理的廣東沿海海事監管基地鏈,形成海、陸、空立體化監管網絡,以加強沿海水域海事監管與應急反應能力。
據悉,陽江海事監管基地位于國家一類口岸陽江港,是交通運輸部在陽江的重點基建項目。基地碼頭全長100m,平臺寬度16m,為高樁碼頭結構,配套建設海事辦公用房和直升機停機坪,配有VHF(甚高頻)通訊設備、AIS(船舶自動識別系統)和CCTV(中央監控系統)等高科技的遠程監控系統,即將配備40米B級和高海況海巡船,形成“陸、海、空”三位一體的數字化立體監管和應急反應網絡,大大提升海事安全監管和應急保障能力,將成為陽江海上交通、搜救及防治船舶污染的指揮協調中心,其數字化的監控手段不僅加大在南海海域執行任務的海事船舶巡邏范圍,也會促進整個南海海域的海事管理水平提升,為廣東實施“海洋強省”戰略,為陽江臨港工業發展發揮保駕護航重要作用。
一直以來,粵西陽江水域是我國重要的海上航路,早在古代就是南海“海上絲綢之路”必經的重要港口,也是中國內地船舶南北航行的必經的重要航道。隨著廣東海洋經濟強省戰略的實施,陽江作為國家海洋綜合開發試點市,陽江市經濟發展將借此插上一雙有力的翅膀,是調整粵西產業結構,實現轉型升級的一個契機,這一戰略舉措將最大限度地集聚陽江市海洋、生態、港口優勢。目前,陽江的臨港工業帶已聚集了陽江核電、中海油天然氣項目、熱電冷聯供發電項目、天然氣儲備、亞立石化、陽藝重工港機械、明軒玻璃、華潤水泥、嘉吉糧油等一批項目。但是陽江瀕臨南海,海岸線長,海域面積廣,海況復雜,還常有臺風出現,特別是冬季寒潮大風和霧季對船舶航行影響較大,海洋交通運輸業的快速發展,使得群眾對水上安全保障的需求日益增長。據陽江海事局周昌鈞介紹,陽江海事監管基地投入使用后,將為海事巡邏船艇、海事飛機提供有效的后勤保障和岸基支持,將成為粵西海事立體巡航監管和應急反應的重要平臺,大大提升粵西、特別是陽江的水上交通安全監管和應急反應能力,為進出陽江港船舶、海陵島外中國沿海南北航線船舶提供優質的水上交通組織服務,將縮短水上應急反應時間,能快速、有效救助遇險船舶、落水人員和各種突發性水上安全事件,更好地保護海洋環境,在保障粵西水上交通安全、陽江建設“沿海臨港工業基地”和“海洋經濟強市”發揮重要支持保障作用。
陽江海事局周昌鈞局長表示,將以海事監管基地成立為契機,緊緊圍繞水上交通安全中心工作,著力打造“精干的隊伍、精湛的業務、精良的裝備、精細的管理、精美的文化”,努力推進“四型海事”建設,進一步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圍繞建設幸福廣東,平安轄區,不斷加強能力建設,為港航業發展提供卓越的海事服務,為海洋經濟做強做大保駕護航。(記者 李文芳 通訊員 鐘發滔)
相關資料:
陽江市地處廣東省西南沿海,緊鄰珠三角,扼粵西要沖,瀕臨南海,海岸線長,海域面積廣,擁有眾多海島,其沿海通航水域,位于我國南北航線上,是來往廣西、海南、東南亞地區的船舶必經航路, 是中國古代南海“海上絲綢之路”必經的重要港口,也是中國內地船舶南北航行的必經之地的重要航道。海岸線長達476公里,擁有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天然深水良港陽江港,發展臨港工業得天獨厚、優勢明顯。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按照市第六次黨代會的戰略部署,緊緊圍繞“在加快發展中轉變方式、實現幸福追趕”的核心任務,大力推進“沿海臨港工業基地”建設,成功引進陽江核電、陽西火電、嘉吉糧油、廣青和世紀青山鎳合金、華潤水泥、明陽風電等一大批沿海重大項目,經濟發展速度和質量快速提升,正成為一方投資熱土。陽江海事監管基地的投入使用將為陽江海洋經濟發展發展重要的支持保障作用。
實習編輯: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