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說2014年廣西教育改革發展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賀 波 通訊員 伍錦昌 宋瀟瀟
2014年初,自治區黨委、政府召開了全區教育發展大會,作出了實施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和八大重點工程、打造廣西教育升級版的重大決策部署,開啟了振興教育、打造人力資源強區的新征程,成為我區教育事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全區教育發展大會召開以來,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彭清華,自治區主席陳武多次聽取匯報,作出重要批示,深入基層學校調研指導;自治區分管領導具體部署、全程指導,其他自治區領導高度重視、全力支持,為做好教育工作提供了強大動力。自治區各有關部門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各市縣黨委、政府全面行動,迅速部署,落實責任,加大投入,扎實推進。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重大戰略決策深入人心,全區上下優先發展教育的共識空前凝聚,改革創新的氛圍濃厚,攻堅克難的干勁十足,教育發展態勢喜人、成效顯著。
1 660億推動教育主要指標大幅提升 不建樓堂建學堂
核心:2014年廣西教育三大主要指標同時增長的幅度歷年最高,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分別達到70.4%、82%、27.3%,分別比2013年增長4.4個百分點、4個百分點、2.3個百分點。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0.3%,比2013年增長0.3個百分點。
措施:2014年,廣西以完善頂層設計為著力點,匯聚教育改革發展的強大正能量。自治區黨委、政府把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謀劃、布局和發展,出臺了“1+17”政策文件,形成了完善的政策保障體系。把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優先發展,提出了“不建樓堂建學堂”的理念,以創新教育投入機制為重點,著力推動保障支撐上新水平。改進資金分配方式,采用“先補后建、同建同補、先建后補、獎補結合”等多種方式,引導和鼓勵市縣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充分利用貸款貼息、財政獎補等優惠政策,擴大教育經費總量。預計2014年全區教育財政支出達到660億元;累計籌措“雙千計劃”資金268.67億元,完成年度任務的107.38%;拉動社會資金投入28.91億元。自治區每年還專門安排10億元以上作為教育發展專項資金,把壓縮下來的“三公”經費和計劃用于修建樓堂館所的經費重點投入教育。教育事業發展的目標更加明確,決心更加堅定。
2
實施26項改革 實現7個全覆蓋 改革紅利漸釋放
核心:2014年是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開局之年。廣西在多元辦學新機制、“全面改薄”工程、普通高中辦學體制改革、職業教育綜合改革、高等教育特色化上水平工程、教師隊伍體制機制改革、招生考試制度改革、教育惠民工程、教育投入機制改革、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等10個教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具體實施了26項改革,向“改革”要“紅利”,全面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
措施:
1.首創多元普惠幼兒園辦園新機制。
2.建立義務教育學校項目建設備案新機制。
3.在9個城區啟動實施義務教育學區制管理改革試點。
4.實施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
5.建立教育責任考核新機制。
6.鼓勵公辦、民辦普通高中聯合辦學,區內優質普通高中與國內優質普通高中、國外優質教育機構聯合辦學。
7.全面啟動縣級中專綜合改革。
8.首次允許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雙向轉學。
9.開展本科院校和高職院校聯合開展高端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試點。
10.啟動高校轉型發展應用技術大學試點。
11.首次啟動全區中小學教師統一公開招聘專項考試。
12.在全國率先實施中職學校教師特崗計劃。
13.將支教工作擴大到全區各市、縣(市、區),重點向貧困地區農村學校傾斜。
14.啟動廣西大學人事制度綜合改革試點。
15.改革義務教育學校校長績效工資分配機制。
16.擴大農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新增自治區貧困專項計劃和農村學生單獨招生計劃。
17.首次實施面向縣級中職學校的專業課教師、農村小學壯漢雙語教師定向培養計劃。
18.開展高職注冊式入學試點工作,形成廣西高職院校單獨招生聯盟。
19.全面推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
20.深化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學分制改革。
21.在全國首創教育精準扶貧新機制。
22.制定多元普惠幼兒園生均財政補助標準。
23.大幅提高義務教育經費公用經費撥款基本標準。
24.實行縣級中等專業學校綜合改革獎補政策。
25.全面實施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改革。
26.首批核準公布了廣西大學、廣西師范大學等2所高校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