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權在貨車車廂里自娛自樂
權權自傳手稿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蒙進煌 實習生 黎瑋瑋 文/圖
核心提示
把車停在路邊等生意時,他喜歡鉆進駕駛室,埋頭碼文字。近日,他寫成16萬字手稿,以自傳形式自剖情路歷程。他說,他要感謝生命中的兩個女人——母親和妻子。他把貨車車廂改成“真人圖書館”場所,他希望以自己的坎坷情路和對愛情的理解,勸寓當下的愛情觀。他叫張世權,筆名權權,是南寧街頭一名貨車司機,今年50歲。
癡情立傳
等生意間歇
貨車司機碼字忙
權權蓄著拉碴的胡須,戴著一副黑框眼鏡。要說他只是南寧街頭一名普通的貨車司機,20多年前他卻執過教鞭上過講臺;要說他只會做拉貨送貨的體力活,他在空閑時還會彈吉他、下象棋。
每天,他把小貨車停在北際路一帶等生意。短途的拉貨送貨,生意有一單沒一單,平均月收入不過3000余元。在營生的空余時間里,他癡情于收集和擺弄自己的舊藏物,同學錄、筆記本、舊照片……他年輕時有過漫長的情路歷程;通過這些藏物,昔日光陰又回到眼前。
2013年11月底,他萌發寫自傳的念頭。他想通過自傳,表達對生命中兩個女人的感謝。這兩個女人,一個是他的母親,另一個是他的妻子。2014年9月,書稿完成,他起名為“青春有悔”。
為什么起這樣的名字?他坦承:年輕的時候,在情感上犯過一些錯誤,他為此很懊惱。但這兩個女人都原諒和包容了他。他想通過自傳表達對自己錯誤的反思,以及對兩個女人(特別是妻子)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