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是看一次海
“骨癌晚期,基本上治不好了。”看著小娜病情迅速惡化,家人考慮再三后,向醫院申請出院,“讓小娜在家度過最后的時光”。
“我們都不敢告訴她這個事,她太小,怕接受不了。”毛大春告訴記者,回到家后,一家人仍像往常一樣生活,并盡可能地讓小娜開心。
表面上,家人共同保守著這個秘密,但時常會感到疼痛的小娜還是有所察覺。“她可能知道自己患病了,只是不明白有這么嚴重。”毛大春透露,一次在家里看電視時,從來沒看過海的小娜突然對兩個哥哥說,“很想去看海”。
得知女兒的心愿后,毛大春通過當地縣團委牽線,與“寶貝回家”志愿者協會貴州省黔西南州的負責人陶濤取得聯系,希望能幫女兒如愿。
“叔叔,我真的想看海。”聽著小娜稚嫩的聲音,陶濤也覺得“不應該讓小娜最后的生命里留有遺憾”。但考慮到小娜身體虛弱,不宜長途跋涉,他聯系到北海當地的民間志愿者協會,雙方立即達成一致,許諾共同為小娜圓一個看海的夢。
兩地接力為其圓夢
2月5日凌晨,在母親、醫生以及幾名貴州志愿者的陪伴下,小娜乘車抵達北海。這一邊,北海當地的志愿者已安排好住宿,供小娜與隨行人員休息。
5日上午10時10分許,身著黃色絨毛棉衣、粉紅色棉褲的小娜如期出現在北海銀灘。當天,北海最低溫降至9攝氏度,北風4~5級,銀灘上的游客并不多。怕小娜著涼,志愿者特意在她腿上蓋了一層棉毯。銀灘景區的工作人員則專門安排了一名講解員,為小娜講述銀灘的美景。
“面前都是海,它美不美呀?”幫小娜推輪椅時,志愿者輕聲問。“美,真的很喜歡。”看著面前浩瀚無際的大海,小娜白皙稚嫩的臉龐不時露出笑容,興起時還玩起了自拍。
幾名志愿者告訴記者,目前大家更多的是擔負著一個“臨終陪護”的角色,讓小娜在有限的生命里少點遺憾。不過,據陶濤介紹,他已經與北京、河北的幾名權威醫生取得對接,“爭取再挽救一下”。
“實在舍不得,雖然如今看海的夢圓了,但回去還是想繼續治療,希望能有轉機。”母親毛大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