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司機 被“拔毛”但仍劃算
1月22日晚10時20分,當10多輛大貨車等候通行時,卻出現(xiàn)了意外,一輛“桂R9213警”的交警車輛,從桂平市方向來到關卡,分別向交界處關卡兩端等候的貨車喊話,要求所有大貨車都要掉頭行駛,不能通過關卡。
警車離開后,圍著值守人員的司機卻不肯掉頭。“桂B(yǎng)31×××”的貨車司機告訴記者:“我們這樣的載重平板掛車,是不可能再掉頭行駛的。”他相信只要交警不在,值守人員會給他通行,但需要等待更多的時間。果然,等候到1月23日凌晨1時許,守關卡的工作人員“笑納”司機們每人100元后,開卡放車通過。
為過關卡,司機們不僅要等候數(shù)小時,還要交費,難道就不能繞道而行嗎?司機們算了一筆賬:如果從廣東方向繞道貴港市前往柳州,“單繞道的油錢就要七八百元”,而從桂平、武宣縣經過,則可省下這筆油費。就算被桂平境內的關卡“拔毛”300元,也能節(jié)省400元。
對于司機反映被關卡收費的問題,記者采訪數(shù)日,發(fā)現(xiàn)收費的人相當狡猾,有時讓其他人來幫收,有時叫等候貨車的某個司機代收,有時又直接讓司機到他們值守的簡易棚交錢。
1月21日白天,記者發(fā)現(xiàn)該關卡確實如司機們反映,只有一名中年男子在值守,可到了當天晚上,記者卻發(fā)現(xiàn)有三四名男子乘坐的“桂G57229”號牌的面包車,從武宣縣方向來到桂平市境內的關卡,與原來的人員一起值守。他們有的負責打手電筒向關卡兩端等候的貨車巡視,有的守在兩個水泥墩旁。司機們透露,在這些守住關卡的人員中,當晚有一名男子就是在桂平市境內修路的工頭,其他人員是武宣縣本地人。
據(jù)貨車司機磨先生反映,這個關卡從2014年11月才設立并開始向司機收費的。一些司機曾就收費撥打110報警,但由于關卡屬于桂平市,過關后屬于武宣縣,接警的又是柳州市110,所以一般都不了了之。
疑惑過境關卡 到底誰設立?
桂平市境內的關卡,卻由武宣縣的人來值守,這個關卡,到底是誰設的?
2月5日,桂平市公路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該段道路被來往車輛長年累月地碾壓,導致路面嚴重損壞,危及行車行人的安全,并隨時可能中斷交通。經申請后,上級部門決定對該段道路進行修復施工,對過往車輛進行限高限重,在路面上設置了幾個水泥墩子,并安排一些人員進行看守。
對于有人利用看守之便收取相應費用一事,該負責人表示,由于該路段仍未竣工,目前仍為業(yè)主單位在管理,他們對此事并不清楚。他表示會就此事向負責該段路的養(yǎng)護工程建設辦公室相關負責人進行反饋。
對于司機們反映沿路沒有警示標識一事,該負責人讓相關工作人員拿出照片說,標識牌豎立在桂平市金田鎮(zhèn)往紫荊鎮(zhèn)交界的三岔路口,位置比較明顯,并且該處也方便貨車司機們調頭,“至于為什么有司機反映沒有發(fā)現(xiàn)標識,可能當?shù)卮迕駥耸九七M行了破壞”。
2月9日,貴港市公路管理局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負責該段路修復工程的業(yè)主是桂林市順達路橋有限公司,水泥墩子為施工單位根據(jù)桂平市政府要求設置的,為的是對該道路進行管理,而看守人員為業(yè)主從周邊村莊請來的,屬于臨時工,“根據(jù)我們了解得知,并沒有公職人員參與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