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甜蜜事業”再香甜
——廣西代表委員熱議我區蔗糖產業發展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張冠年
核心提示: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改進農產品目標價格補貼辦法,支農資金只能增加不能減少。廣西作為我國最大的產糖省區,蔗糖產業的穩定、健康和持續發展,保障了我國食糖安全、可靠和有效供給。但是,隨著國內市場與世界市場逐步接軌,近年來,糖業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我區蔗糖產業面臨嚴峻形勢,以甘蔗生產為主的廣大蔗農卻沒有享受到像糧、棉、油區農民一樣的補助政策。那么,如何破解我區蔗糖產業的發展瓶頸,讓“甜蜜事業”再香甜?連日來,“糖產業”成了出席全國兩會的廣西代表委員們熱議的焦點。
“甜蜜的煩惱”:
糖價下跌成本上漲,蔗農收入連續下降
蔗糖業是我區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據介紹,目前全區有95個縣(市、區)種植糖料蔗,直接種蔗農民超過850萬人,涉及蔗農2000萬人,農民人均家庭現金收入的五分之一來自糖料蔗收入。
“我區產糖量已連續9個榨季占全國的60%以上,是廣西在全國最具影響力的產業。”全國人大代表、崇左市委書記黃克說,“可以這么講,廣西糖業生產不穩定,全國的糖業生產就不穩定。”
崇左市地處我區西南部,是全國最大的糖料蔗生產基地,享有“中國糖都”美譽。但近幾年,該市133萬蔗農卻飽受“甜蜜的煩惱”困擾。“蔗農收入連續下降,危及產業穩定發展。”黃克說,由于糖價逐年下滑,導致糖料蔗價格也隨之下降,導致“糖賤傷農”。
一組數據,印證黃克所言:2011年以來,國際國內食糖價格持續下滑,從2011年最高的7869元/噸,下跌到2015年1月上旬的4400元/噸,下跌近50%。
“2014/2015年榨季,按4400元/噸的糖價測算,企業每生產一噸糖要虧損400元左右,若后期糖價沒有明顯回升,本榨季廣西糖業將繼續虧損。”全國人大代表、貴糖集團員工鄧先告訴記者,受糖價下跌影響,廣西糖料蔗價格慘遭四連跌。“2011/2012年廣西榨季糖料蔗價格為500元/噸,到了2014/2015年榨季為400元/噸。三個榨季糖料蔗價格共下降了100元/噸。”
與此相反的是,近年來,我區糖料蔗種植成本卻保持上漲趨勢。根據自治區物價部門數據,糖料蔗種植成本從2009年的1135元/畝增至2013年的1993元/畝,漲幅75.6%,平均年增長為12.5%。
“農民種蔗收入連續下降以及種植成本快速上升,直接導致蔗農虧損,種蔗意愿下降,不少主產糖地方出現大面積蔗地改種其他經濟作物的現象。”鄧先說,2014/2015年榨季,全區糖料蔗種植面積減少約152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