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原標題:種田養育一雙兒女,為了孫輩離家打拼,六旬翁已三個春節未回家
“老伴,我又不能回家過年了!
東北網1月20日訊 “老伴,今年過年我又不能回去了,別惦記我,你和孩子們都好好的啊……”掛斷電話,已經60歲、頭花斑白的老郭嘆了一口氣,這個年,他又得一個人在工地過了。
這晚,老郭好幾次從被窩里爬起,穿上棉大衣,拿起手電,冒著寒風巡視空蕩蕩的工地。
郭慶義是一名更夫,這一宿,像這樣的巡視很密集。
離家打工4年了,老郭習慣了孤獨。4年孤身在外,過年他只回過一次家。
吃著冒著熱氣的餃子,老郭的快樂是發自內心的。
倔強:兩鬢斑白離家打工
老郭所在的工地位于開發區新城月亮灣附近,冬季無法施工,工地上一些設備還在,但工人早已離去。留下來的人,除了負責人外,再就是打更的老郭了。在工地大門口旁邊,一間不大的板房,就是老郭的“家”。板房里有一鋪火炕,連著一個隔開的小廚房。板房內雖簡陋,卻干干凈凈、暖暖和和。初見老郭,他坐在火炕上,正在聽廣播。個不高,頭發花白,滿嘴牙沒剩幾顆了。
老郭家住安達太平莊鎮,剛來大慶打工時,50多歲的他頭發已經花白,想找一份工作不容易。可他如同年輕打工仔一樣,苦活累活都不怕,幾經輾轉,他來到工地上,當起了更夫。這一干就是4個年頭。
“我種了一輩子地,前些年還養過奶牛。后來,年紀大了養牛力不從心,就出來打工了。”老郭人很直爽。說起這么大年齡還外出打工,老郭自己沒覺得有什么不妥,也沒覺得苦和累。可老伴和子女都認為沒這個必要,多次勸他回家養老,老郭一直沒松口。
家人的擔心,老郭心里清楚。可老郭心里一直認為,他做這些都是力所能及,也是樂意做的事。
老郭說:“兒子家仨孩子,姑娘家倆孩子,現在都在上學。我不掙這份錢也沒啥,可我輕手利腳的,在家呆不住。”
難熬:不怕累只擔心操勞的老伴
經理張廣利給老郭的評價是,從來沒叫苦說累,做事認真、踏實。老郭干活,工地領導很放心。
張廣利說,有許多次凌晨,他趕到工地巡查時,都碰見了老郭。每每看見工地內手電的光亮,他就放心了。
一天之中,老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看管好工地。整個工地巡視一圈得20多分鐘,24小時內,老郭得巡視十幾趟。
夜間巡視,從暖被窩到寒風嗖嗖的室外,老郭的棉衣褲一層加一層,不過還是遭了不少罪。為了取暖,老郭盡量多喝開水。
工作沒讓老郭感覺多苦多累,最讓他難熬的是,整個工地就他一人,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老郭說:“有時半夜巡視完,回屋睡不著覺,想家,想孫子。”
每次想起孫子,老郭都笑得合不攏嘴。可想到老伴,他心里又難受。他認為,老伴在家才真正受苦受累。兒子與兒媳也在外地打工,三個孩子一直在老伴身邊生活,每天洗衣做飯,家里的活全都包了。
說起老伴的辛苦,老郭雙眼有些濕潤。他說:“我倆都習慣了,可她受累我心里不好受。”如今,老郭一個月掙2300元錢,一年到頭除去吃喝,能剩下2萬多。這些錢,老郭一分不留,年跟前全匯回家里,然后給老伴打一個電話,每次他和老伴都在電話里笑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