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黑龍江日報2月10日訊路面坑洼不平,設施無人維護,垃圾遍布角落,這是“棄管樓”居民的煩心事。在鶴崗市,曾經有“棄管樓”1486棟。
“別提了,以前犄角旮旯都是垃圾,出門直摔跟頭,一下雨老人根本出不去屋。現在衛生好了,地面也硬化了,晚上可以到樓下遛彎了。”今昔對比,南山區鐵東選煤小區居民劉淑存露出笑顏。
過去,選煤小區16棟樓沒有物業管理。“按照市里要求,區政府出資20萬元鋪裝步道板,雇清潔工人保潔,每戶按照標準每月僅收8元保潔費。”南山區物業辦主任李成田說。
2014年,鶴崗市加大對“棄管樓”的管理力度,市委專題部署,市政府、市紀委糾風辦和市住房保障局、六個區政府及相關物業企業齊抓共管,對小區進行分類,根據業主意愿,可選擇業主委員會聘請物業企業實施專業化管理、居民自治管理、單位自管、底限保潔等不同模式進行物業管理。同時,積極協調引導有社會責任感的物業企業主動接管“棄管樓”。一年下來,全市1486棟“棄管樓”,已有1344棟告別棄管歷史。
鶴崗市各區政府細化任務,對樓區進行分類對癥下藥,913棟實施底限保潔、26棟實現單位自管、404棟實現居民自治管理、1棟實現專業物業化管理。住房保障局成立六個專項推進組,分片包干,責任到區,制定初級物業服務標準和棄管房產底限保潔服務標準,為規范物業管理服務提供政策依據。六個區組織具備條件的住宅樓房成立業主大會,選舉業主委員會,協調解決物業管理事宜。目前,已選舉產生業主委員會337個。工農區雙鶴小區成立業主委員會后,業委會主任劉篤良老人和在職干部咸貴同等人義務承擔起小區設施維護工作。墻皮脫落,業委會找開發商協調解決。暖氣漏水,劉篤良向原物業要來閥門鑰匙,一冬天為維修關閥幾十次。
解決“棄管樓”難題,不僅政府居民共同努力,物業企業也積極參與。東昌物業公司目前接手870棟“棄管樓”,為樓區提供底限保潔服務和基本維修服務。“一戶每月8元,去掉殘疾人家庭和低保戶,還有一些收不上來的,只能賠錢做,政府需要支持,賠錢我們也得把事情做好,希望以后市場好了能有利潤。”東昌物業公司經理曾凡曦做得踏實,說得誠懇。在底限保潔基礎上,對部分“棄管樓”進行硬化、綠化、屋面維修、下水維修和單元門窗更換等。目前,已對雙鶴小區、文化小區、選煤9號、礦102棟等40個住宅小區進行修繕維護,共投入資金243萬元,“棄管樓”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棄管樓”整治,一場漂亮仗,一筆民心賬:環境好了,路面平了,1344棟“棄管樓”有人管,五萬余戶居民住有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