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黑龍江日報3月6日訊密密麻麻、黑白相間的正方形圖案,在不知不覺中走進我們的生活:加微信好友“掃一掃”、關注公眾號“掃一掃”,電子票務“掃一掃”……二維碼在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視野中的同時,也被犯罪分子瞄上,成為新型金融詐騙犯罪工具。因此,全國政協委員劉宗明呼吁,為防止犯罪分子乘虛而入,須盡快制定二維碼管理規范。
案例
2014年7月22日,鄭某在家里接到自稱民警的來電,對方稱其涉案,要將存款轉賬到“安全賬戶”。詐騙分子要鄭某在柜員機輸入二維碼號碼,此實際為詐騙賬戶,由此騙取事主1萬元。
2014年12月14日,黃某被騙到機場路參加某互聯網研究中心舉辦的會議,嫌疑人以“搶注知名品牌二維碼可獲高額利潤”為幌子,騙取黃某20萬元。
調查
21世紀是信息化時代,二維碼技術的出現改變了我們傳統的生活方式。二維碼包含信息量大、編碼范圍廣、成本低、易制作等特點,在帶給我們便捷、直觀的同時,負面問題也越來越多。
劉宗明告訴記者,詐騙犯罪分子越來越有依賴二維碼這種高科技手段的趨勢,甚至辦假證都用二維碼了,二維碼詐騙無所不在,無孔不入,由于二維碼詐騙導致的金融犯罪在我國還是新鮮事物,不少人認識不足,其嚴重危害性也未能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建言
劉宗明建議,有關部門應高度重視二維碼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加強監管,盡快出臺相關的管理規范,并加強二維碼使用的相關安全知識教育。“例如,警示公民如果二維碼解碼后得到的是一條網址鏈接,或運行程序,一定要警惕。還要提醒群眾二維碼掃描后如果跳出一個軟件安裝的界面,不要隨手點擊安裝,使用過的帶二維碼的火車票等一定不要隨意丟棄。”
針對目前二維碼監管空白狀況,劉宗明強調,應盡快制定專門針對二維碼的監管辦法。他對記者說,現在二維碼和二維碼掃描軟件很流行,但對其監管還是盲區,只有二維碼在遇到消費者投訴時,電信部門才會采取關閉運營商、取消APP的做法。
面對防不勝防的二維碼詐騙,劉宗明還建議大力發展二維碼識別安全軟件,以確保消費者在手機上安全應用,比如手機QQ衛士、手機管家等軟件,以防止二維碼病毒侵入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