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治庸問責”之后,本月啟動的一場“城管革命”讓武漢再次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
年內城市環境大變樣,明年發生根本性變化,三年達到“全國文明城市”市容環境標準,成為全省最優、國內一流。本月1日,武漢一場“城管改革”的大幕正式開啟。
武漢市稱,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實施“潔面沖涼”、暢通工程、文明行為、機制創新等六大工程,整治暴露垃圾、占道經營、違法建設等17個突出問題,塑造整潔、有序、文明的城市新形象。
下放城市綜合管理事權;探索環衛作業、排水疏澇、綠化養護等運行市場化;每月考核排名,落后的區長通過媒體向市民檢討;組建2000人的市容環境監督員,對市民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9種不文明陋習勸導、罰款——一場轟轟烈烈的“城管革命”已在武漢打響。
有關方面昨日透露,除市級財政加大投入外,7個中心城區已追加5億余元城市綜合管理經費,經費增幅高于本級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際增幅,投入之大前所未有。
今年初召開的武漢市“兩會”上,武漢市用“跨越式發展”和“幸福城市”兩大關鍵詞勾勒出其發展方向。近年來,武漢經濟高速發展,但環境依舊臟亂差。市長唐良智尖銳地說:“現在外地人一談起武漢,首先想到的是臟和亂,是一個大縣城。在這里生活,不舒適、不安寧、不踏實。”
反觀深圳、廣州等一線城市,近幾年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城市面貌也隨之改善,而在中部地區的湖南株洲等城市,其城市環境也開始脫胎換骨。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阮成發稱,讓城市整潔有序,事關民眾幸福指數與城市競爭力,必須強力推進。
目前,武漢經濟總量正在穩步向全國城市第一方陣邁進。此間專家認為,高效透明的行政體制與潔凈文明的城市面貌,是一線城市之“魂”。“城管革命”與眼下仍在推進的“治庸風暴”將有力洗滌江城,助力武漢經濟文化環境綜合品位邁上新臺階,成為大武漢復興的助推器與催化劑。
來源:新華網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