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50億元增加到1150億元,全市地區生產總產值跨過千億元臺階;
從778億元增加到1234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6%;
從181億元增加到353億元,財政收入增加了一倍;
從66億元增加到141億元,一般預算收入在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中超過了秦皇島和湛江;
……
我省沿海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兩年來,作為“龍頭”的連云港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奮的答卷,市委書記王建華一口氣給我們報出了一串喜人的數字。該市實施“以港口為龍頭、以產業為主導、以城市為依托、以基礎設施為支撐、以城鄉統籌為取向”的沿海開發策略,加快構筑大港口,發展大產業,建設大城市,完善大載體,推進大統籌,興起了新一輪開發建設熱潮。
大港口 “一體兩翼”待時飛
[最新鏡頭] 夏日的連云港港,海風吹拂,沁人肺腑。連云港港口集團總裁白力群手搭涼篷,遙指遠方:“江蘇歷史上最深的航道將要在這里產生!”
30萬噸級航道是我省沿海開發的龍頭性工程,也是連云港建設樞紐大港的“生命線”工程,總投資78.92億元。該工程在淤泥質海岸航道建設中具有四個“世界第一”:航道等級最高(30萬噸級)、開挖厚度最大(20米)、開挖航道里程最長(77.8公里)、疏浚量最大(3.2億立方米)。一期工程呈“人”字型布局,涵蓋連云港區和徐圩港區。截至今年5月底,一期工程累計完成投資21.64億元,連云港區航道累計挖方2517萬立方米,徐圩港區航道累計挖方1544萬立方米。
[兩年業績] 隨著深水航道的開工,連云港港開始進入大航道、大碼頭時代。江蘇最大的30萬噸級礦石碼頭、第六代集裝箱碼頭等大型專業化泊位建成使用,30萬噸級原油碼頭與中石化簽訂合資建設和經營協議,旗臺防波堤拋填完成2/3工程量,氧化鋁、散化肥泊位水工主體完工,液體散貨泊位后方陸域加快形成。
一個大港口既要有深航道,還要有便捷高效的集疏運體系。連云港市市長楊省世說,連云港人深知港口在沿海開發中的重要性,勒緊褲腰帶把有限的財力投入到港口及配套建設中。全國最長的專用疏港隧道——東疏港隧道全線貫通,既打開了主港區貨物外運的新通道,又將后方的物流園區與主港區直接相連,增加港口堆場22平方公里。全長71.4公里的疏港航道建成通航,通榆運河北延工程全面竣工,使港城人通江達海的愿望變成現實。港口物流園區-金港灣國際物流園區建設快速推進。港口船用岸電系統全球首創,是唯一代表交通部參展“綠博會”的項目,引起了國內外港航界的強烈震動。兩年新開辟18條內外貿航線,使國際國內航線達到60余條,月航班達到300班次。
與此同時,兩翼港區建設加快推進,用兩年時間走完其他城市建港歷時十年的路程,其中贛榆港區5萬噸級航道和防波堤工程開工建設,防波堤推進到5公里,將于2012年順利開港;徐圩港區航道浚深至-8米,今年建成5萬噸級航道、10萬噸級碼頭;灌河港區攔門沙整治成效明顯,已建成4個、正在建設9個萬噸級碼頭。“一體兩翼”的組合港框架在全市海岸線上多點突破、全面拉開。在2008年成功建成億噸大港的基礎上,去年吞吐量、集裝箱運量分別達到1.35億噸、387萬標箱,其中集裝箱運量上升到全球港口第23位和全國港口第9位。連云港港已經從過去的喂給港、支線港躍升為國家主樞紐港、集裝箱干線港和帶動區域發展的組合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