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相同!
各地水幕電影
大多“謝幕”
記者了解到,其實在全國有不少城市都建有水幕電影這樣的水景設施,這些無論是大型的還是單一的激光水幕水景,一般投入都在千萬元以上,水幕景觀工作時的電費、水費、場地費等,算起來也是十分的巨大,對設備維護的成本也甚高。那么花費如此高的代價而建設的水幕電影,為什么壽命卻如此之短呢?
對此,負責運營管理山西路水幕電影的一名負責人解釋稱,雖然國內與南京山西路同時建造水幕電影的有上海、深圳、杭州等地,但據了解,這些城市的水幕電影運行5至6年也大多難以為繼,原因基本差不多。但南京的山西路市民廣場水幕電影從2000年建造至今,已運行存續有11年時間了,比較起來,這樣的壽命已經算長的了。
這名負責人說,目前水幕電影的運行遇到了困難,雖然停放了,但他們仍一直對激光水幕噴泉設備進行維護,且維護得不錯。至于將來如何打算,還要看主管部門作進一步的安排。
專家告誡!
對于這種花巨資建成的水幕電影景觀,現在淪落到如此地步,不少市民痛心不已。對此,記者采訪了南京一家電影傳媒公司的孫總,他告訴記者,其實在引進這些大型水幕電影水景設施時,沒有考慮到它水土不服的問題。
“首先,當初引進的這種水幕電影,國內是無法生產的,嚴重依賴國外進口。其次,設備國內無法生產,維修更換同樣成本高昂。”孫總告訴記者,倒是現在隨著城市水景的發展,有一些水幕電影國內已能生產,但因為早前投放的進口設備不配套,這些國產影片就沒法借助這些設備放映了。
“大型水景設施成擺設,這種教訓應該引以為戒。”這名參與多部頗有影響力影片攝制與發行的專家稱,建設此類景觀時,一定要慎重,考慮到運行的實際可行性,維護與更新的費用等等,在建設之前,一定要有可行性論證,不能只圖一時的風光,這樣,才可避免同樣的失敗重演。(劉曉慶 梅建明)
來源:揚子晚報網 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