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4月份開始的房產調控,在歷經三輪加碼后已經進行了一年多,降價風也開始在一些大中城市流行。后市是繼續下跌,還是會出現反彈,從消費者到開發商都十分關注。昨日在南京舉行的“2011中國房地產科學發展論壇長三角峰會”上,來自全國的著名學者對這一問題做了深入探討,著名經濟學家樊綱表示嚴格的調控政策,已讓中國經濟和樓市都開始軟著陸。
在昨日的論壇上,南京房地產學會會長胡志剛用“前幾年調控開發商有哭有笑,去年調控后開發商至今只哭不笑”來表達對現行調控的直觀感受,引發了在場觀眾的共鳴。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會副會長樊綱則從宏觀的角度闡述,多哭一陣子其實是好事,因為這表明中國房地產市場已經開始了軟著陸。“個別媒體看到今年一季度GDP9.7%的增速比去年的10.3%低了,就渲染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樊綱說道,其實這是好事情,表明中國經濟已經開始軟著陸。既然要著陸,自然會有所降低,如果各方面調控理想的話,明年增速應該保持在8%上下最合適。
樊綱表示,現在歐美幾個國家正在遭遇的公共債務危機,都源自2008年發自美國的全球金融危機,屬于“余震”。與其他國家政府舉債刺激經濟的做法一樣,中國當時投入了“2年4萬億”救市資金后,經濟增速雖得以保留,但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后來的經濟過熱、公債大幅攀升以及房價過快上漲。與歐美國家公債達到GDP近100%不同,經歷過4萬億“投資風暴”后的中國公債占GDP比重仍然只有不到50%,沒有達到發生債務危機的程度,這也給了中國調整的機會。房產調控、信貸緊縮政策都是為了冷卻過熱經濟,避免硬著陸。從他國的經驗教訓上看,中國的宏觀政策已進入“防泡沫狀態”,不可能半途而廢,前幾年出現的房價在調控下跌后就反彈的現象很難再次出現。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任興洲女士也在發言中表示,今年7月份國務院和中央政治局連發的兩個堅持房地產調控不動搖的表態,證明了今后一段時間調控的力度不會放松。在這期間,房價下行壓力必將增大,一線城市房價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二三線城市由于正處在上升期,價格可能會基本保持穩定。對于這幾年“享慣了福”的房企來說,這其實也是個調整企業發展方向,從粗放發展轉向更加集約和精細的科學發展上來。前幾年賣房子如賣白菜的歷史將一去不復返。
別人痛切的教訓我們要吸取,30年前的拉美經濟危機、20年前的日本經濟地震以及3年前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世界金融危機,現代世界上幾乎所有大的經濟危機都是由房地產及相關行業泡沫破裂而引起。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顧云昌昨日在主持會議時總結道,為了壓住泡沫,中國今天采取了“一軟一硬”的房產調控:讓房產軟著陸,保證保障房硬任務。
建議明確“消滅毛坯房”時間表
原建設部副部長劉志峰昨日在峰會上還特別強調,住房市場應大力發展精裝修房,一來可以減少能耗、增進鄰里關系;二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投資需求。
“我去過的國家不多,但是看過的房子不少,可以這么說,我從沒見過有哪個國家交付的是毛坯房,全是裝修過的,因此我們要盡快提出禁止毛坯房上市的時間表!”劉志峰說,就節能環保角度而言,全社會都應推進住宅全裝修,以萬科集團為例,去年所建的房子中有93%實行了全裝修,此舉讓人們意識到推進全裝修房不是缺技術,而是企業要增強綠色發展的強烈愿望。劉志峰說,目前國內的房地產市場上80%到90%是毛坯房,都是半成品,交付后老百姓還得自己搞裝修,增加能耗,而且還影響鄰里關系。 “除此之外,你去市場上看看,投資投機買房子的,大多數是毛坯房,精裝修的房子,一到兩年沒有人住的話,裝修就變樣了。”劉志峰認為,推進全裝修房還可以有效抑制投資性購房。
來源:揚子晚報網 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