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南京新房認購量節節下降的情形終于在月末出現反轉。據網上房地產統計,截至昨日7點,上周南京新建商品住房共認購1881套,環比上漲82%。專家認為對于后市預期混亂是導致開發商和購房者集中入市,并導致認購量反彈的主因,整體上看政策面和市場環境并沒有改變,這次反彈也只是一波漲跌起伏的反復。
數據
上周新房認購量扭轉三周連跌頹勢
或因對市場不看好,或因對“微調”抱有幻想,或因產品建造周期所限,總之沒有推房熱情是5月份南京市場上開發商們的普遍狀態。自從“五一”小長假結束后,三周里南京開盤的樓盤總數不過五六家,還不及“五一”小長假的一半,在售樓盤也都顯得“無精打采”,沒有火爆的打折促銷出現。這也直接導致認購量連續三周下跌,從4月底的1761套,一路跌至上上周的1033套。直到上周樓盤開盤數量明顯增加,在售樓盤也有了些動靜,認購量才迎來一個上揚,截至昨晚7點,上周南京新建商品住房共認購1881套,環比之前一周的1033套上漲82%。
原因分析
開發商進行新一輪低價促銷
伴隨上周6家開發商集中入市而來的,是市場上迎來新一輪的低價促銷。這其中比較明顯的有江寧老盤21世紀國際公寓、江北六合新盤榮盛花語馨苑以及城北新盤金地明悅等。
其中位于城北新堯新城的金地明悅昨日首次開盤,推出了兩棟共212套90-142平方米的新房源。其中5號樓的價格在9500-9600元/平方米。考慮到開發商的品質,這一價格在該板塊并不算高。不僅如此,開發商昨日還給出了五重優惠,這讓總價控制在85萬左右的90平方米剛需戶型成為了“寵兒”,開盤沒多久就賣光了。一位購房者在認購后很是興奮,表示同開發商的品牌相比,價格能夠接受,而且多得一個小房間的贈送面積很實惠。截至昨日11點選房接近尾聲,該盤5號樓的104套房源已全部售出,8號樓大戶型也賣出了十幾套。現場一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從購房者的結構來看,以新堯區域的本地人居多。
除了昨日新開的金地明悅,上周六開盤熱銷320套、創造了今年以來南京單盤單日認購套數之最的六合新盤榮盛花語馨苑同樣走的是低價路線。該盤5700元/平方米左右的折后均價,比周邊二手房源價格都要低上五六百元。此外,在售樓盤在上周也顯示出強烈的降價促銷意愿。江寧百家湖的老盤21世紀國際公寓在處理二期尾房時,打出首套房購買者便宜1000元/平方米的招牌,用實打實的“真金白銀”來吸引購房者。
買房人心理價位0.8萬-1.5萬元/㎡
開發商開盤的多了,促銷的多了,購房者又有什么反應呢?據記者了解,購房者的看房熱情也高漲起來。昨日南京有1700多名購房者組團看房,線路覆蓋了南京44家樓盤。這一數字并不比小長假期間遜色。一位看房人表示,由于周邊同事近期一個接一個陸續買房,自己和老婆也有些按捺不住,所以想先出來看看房,做下對比。
據組織這次看房活動的365地產家居網調查統計,這些看房者中,欲意在江寧江北購房的心理價位在8000-12000元/平方米之間,河西的則在15000-23000元/平方米之間。總體來看,約6成的購房者心理價位為8000-15000元/平方米,而且價格將是他們決定出手的最直接原因。“我打算看兩個月,再有降價的就定下來,時間再長也等不了了。”一對準備今年結婚的小情侶這樣表示。
觀點
樓市已進入“錯買時代”?
對于樓市的走勢,業內眾說紛紜,有的說只是短期反復,有的干脆說“已經可以買房了”。北師大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教授近日就在微博上表示:“本人斗膽說一句,可以買房了:1、政策底部早已出現,現在回調,說法是加大預調微調力度;2、30多個城市微調救市政策未被叫停就是明證;3、國務院會議表明政策與輿論對樓市的壓力明顯減輕;4、其他保增長政策會間接惠及房地產行業;5、可以買房不是說很快會暴漲。”
對于“預調微調”的問題,揚子晚報在5月23日的報道中進行過分析,30多個城市未被叫停的“微調”全部都未觸及限購和限貸底線,而凡是觸及“雙限”的5條政策則無一受到姑息。“從開發商、購房者及一些言論的表現來分析,預期混亂才是構成認購量反彈震蕩的根本原因。”南京工業大學房地產管理系主任、天誠不動產研究所副所長吳翔華說道。
吳翔華認為,人們對房價的預期混亂是自“預調微調”這一詞語從溫總理口中發出后開始出現的。“微調”的本意其實是針對調整宏觀經濟結構來說的。但房地產行業向來與宏觀經濟聯系緊密,這樣市場對上層信息進行揣摩和解讀后,就產生了“會否寬松”的想象。從上周末樓市的具體情況來看,低價樓盤依舊熱銷,而且是一次比一次低。加之政策基本面沒有改變,因而長期來看,上周認購量的反彈只是又一次震蕩波動的反復,不會成為一個轉折點。
“套用目前市場的一個觀點,中國樓市已經進入‘錯買時代’”,吳翔華認為,購買新房的人會不斷發現又有價格更低的樓盤出現,就像三年前“錯賣”的人會發現房價不斷上漲一樣。而這些買房人中,有些是剛需為自住必需而買;而有些則是對微調政策抱有幻想,這些人很有可能在不久之后發現自己被套,錯買了房子。
來源:揚子晚報網 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