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制訂生均經費標準。全省已有77%的省轄市和64%的縣區建立了學前教育生均公用經費財政撥款標準,大部分地區都達到了省規定的生均標準200元以上,其中南通市區的公辦幼兒園生均公用經費財政撥款標準為500元,另有一部分縣區的標準在700元~1200元之間。
3、扶持普惠性幼兒園。
4、幫助弱勢兒童入園。《江蘇省學前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兒童政府資助經費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學前教育政府資助平均標準為每人每年1000元,平均資助比例為在園兒童總數的10%。我省將實行殘疾兒童免費學前教育。
解決“入好園”:設學前教育質量監測點
1、創新師資管理制度。在南京、揚州、泰州3市試行幼兒教師職稱評審制度,并逐步在全省實現“每所幼兒園均有中級以上職稱專任教師”的目標。
2、加強幼兒園常規管理。我省在全國率先建設功能完善的幼兒園信息管理系統,目前系統已經完成7000多所幼兒園、5萬多個班級、17.3萬名教職工和200多萬名幼兒的信息采集。這一涵蓋全省所有合格幼兒園基本信息的動態管理系統,為學前教育決策和發展評估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撐。
3、提升幼兒園辦園質量。我省將借鑒歐美國家和港臺地區的做法,對學前教育進行過程性的質量監測。目前,關于在全省設立學前教育質量監測點的研究項目已經立項。
C 減輕課業負擔
推行“五嚴規定” 違規學校“一票否決”
規范辦學行為,讓人民滿意,是教育系統行風建設的重要內容。2009年6月12日,我省開始了聲勢浩大的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專項行動。這項行動以落實省“五嚴”規定為主要內容。為落實省委省政府確定的“省級統籌、政府推動,突出重點、整體推進,強化督查、嚴肅問責,標本兼治、務求實效”的原則,省教育廳、省政府教育督導團領導全省教育系統發揮了應有的主力軍作用。
在大力加強正面宣傳,廣泛開展培訓學習的同時,我省又開展了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的專項督導,堅決遏止違規辦學行為,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做到敢于擔當。一是實行“一票否決”機制。根據省有關政策規定,省對市、縣(市、區)、學校的教育工作的督導評估和評比表彰,市、縣(市、區)、學校對校長、教師的考核和評優評先,如涉及違規辦學、有嚴重問題,則實行“一票否決”。二是雷厲風行督查問責。各級教育督導機構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管理、懲防并舉、依法問責、強化導向”的原則,組織經常性的督查問責、督促整改。僅省里就先后組織省督學和媒體記者近500人次、開展100多次專項督查,先后查處了40多個違規學校和單位,取消了2所星級高中的星級稱號。2011年暑假、國慶節期間還組織了省市縣三級聯動、覆蓋全省幾乎所有中小學的“百校行”督查活動。三是完善督查責任落實機制。各級教育督導機構著力強化日常舉報受理,定期公布舉報電話,責成學校公布課表、作息時間表和陽光體育安排表等,并在工作機制上要求首次被投訴即責成學校自查自糾,如有再投訴即由督導室不斷加大督查促改力度,直到解決問題,平時還有責任區督學日常監督和指導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