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徐中成)3月9日11時過,阿壩州阿壩縣河支鄉(xiāng)色爾古村幼兒園傳來陣陣兒歌聲。教室里,45個幼兒學生一邊跟老師孫小霞比劃動作,一邊唱著《大拇指》游戲歌。“除了做游戲、唱兒童,還要教孩子們跳鍋莊、畫畫、朗讀簡單古詩詞等。”孫小霞說。
色爾古村幼兒園位于該村村委會一樓,于2014年改建,是一所藏漢雙語幼兒園,不僅有教室,還有午休室、食堂,硬件設施與內(nèi)地幾乎一致。2014年9月,畢業(yè)于川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的孫小霞回到家鄉(xiāng)阿壩縣,被聘為色爾古村幼兒園的老師。孫小霞告訴記者,45個幼兒學生中,年齡最小的才3歲,年齡最大的是5歲,且兩兄妹或兩兄弟來上學的就有7對。
“村里建了幼兒園,每年9月,很多家長都把孩子送來讀書。”阿壩縣教育局辦公室主任才讓塔說,目前,阿壩縣共有35所幼兒園,在園幼兒2700多人,人數(shù)最少的幼兒園都有20多人,人數(shù)最多的幼兒園在賈洛鄉(xiāng)賈洛村,有100多人。通過幼兒學前教育,孩子們不僅在文化知識上得到啟蒙,更是養(yǎng)成了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如飯前要先洗手,要排隊、懂禮貌等。“今明年,全縣還要新增11所村級幼兒園。”才讓塔透露。
為解決農(nóng)村牧區(qū)幼兒“上學難”,從2013年起,阿壩州按“政府投入、社會參與、大村獨辦、小村聯(lián)辦、就近入園”思路,整合村兩委會活動室和大學生村干部資源,加快推進學前教育發(fā)展,大力實施十五年義務教育。目前,全州已開辦各類學前教育機構570個(其中獨立設置的幼兒園337所),在校學生2.8萬余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為78.3%。與2012年幼兒園數(shù)量相比,新增8倍多。
此外,在學前教育階段,阿壩州還實施“一減一補”政策,即減免學前教育在園幼兒學生每人每年750元保教費,補助學前教育在園幼兒學生每人每年600人的午餐費。這意味著,在阿壩州上學的幼兒學生,不僅能免費上學,還有免費午餐吃。
當天,在色爾古村幼兒園教室里,教完游戲,孫小霞又給幼兒學生們發(fā)《幼兒語文》《幼兒看圖》等藏漢雙語讀物看。4歲的旦巴甲措拿著一本《幼兒看圖》藏漢雙語讀物津津有味地看起來,一邊還和5歲的哥哥陳理求迫小聲討論。“書本上的人、衣服、房子和生活中看到的都一樣,孩子很容易理解,也很喜歡看。”孫小霞說。
據(jù)介紹,為解決幼兒及中小學藏文讀物匱乏問題,2014年,阿壩州還邀請40名既懂藏文又懂漢文、業(yè)務素質(zhì)高的編譯人員,在全國藏區(qū)率先啟動幼兒及中小學雙語讀物編譯工作。目前,編譯的《幼兒語文》《幼兒數(shù)學》《幼兒看圖》、《十萬個為什么》《我小班了》《我3歲了》《和睦四瑞》《山兔驚傳》等56套藏漢雙語讀物,既生動活潑、通俗易懂,又符合阿壩州民族文化習慣和價值觀念,受到了老師和學生們的普遍歡迎。據(jù)悉,這些藏漢雙語讀物也填補了阿壩州,乃至我國藏區(qū)幼兒及中小學無藏漢雙語讀物的空白。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