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預警原理示意圖
4月20日上午8時2分,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生7.0級地震。由民間機構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建設的地震預警技術系統提前發布預警信息,其中給雅安主城區的預警時間為5秒,給成都市主城區的預警時間為28秒。
該預警信息實時通過微博、計算機網絡、手機客戶端、汶川和北川電視臺和學校專用接收終端等同步發布。已經安裝預警接收設備的北川中學、成都泡桐樹小學、成都高新西區新科學校、成都高新濱河學校、成都高新區順江學校、青川喬莊中心小學等學校的地震預警信息接收服務器觸發并報警。
據悉,地震預警是在地震已經發生的前提下,利用電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在震中正發生地震但還沒有對目標造成破壞前,搶在嚴重災難尚未形成之前發出警告,從而減少人員傷亡及次生災害。理論研究表明,如果預警時間為3秒,可使人員傷亡比減少14%;如果為10秒,人員傷亡比減少39% 。
此前,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已有多次成功預警地震的經驗。2月19日10時46分,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的地震預警系統成功預警云南昭通巧家縣附近4.9級地震,成為國內首例對破壞性地震的成功預警。
此次成功預警四川蘆山7.0級地震后,不少網友回應 @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 的微博,希望類似預警系統能得到廣泛應用。同時,呼吁地震部門和相關政府部門支持建立完備有效的信息發布渠道,最大限度地提升預警效果,把災情損失降到最低限度。(記者 李渝 彭超)
相關文章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