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公共服務均等化改革 改善民生
據介紹,今年成都將加速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年內將所有縣級公立醫療機構(包括人民醫院、中醫院)全面納入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從今年10月1日起取消藥品加成(不包括中藥飲片),破除縣級公立醫院“以藥補醫”機制,改革補償機制,落實醫院自主經營管理權。
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方面,將整合監管職能和機構,組建職能集中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機構和執法機構,完善食品藥品質量標準和安全準入制度。
教育方面,將加快構建學前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的保障機制,完善公益性幼兒園準入與退出機制,探索建立全市跨區(市)縣、跨圈層和跨公、民辦幼兒園的互動發展機制。
此外,成都還將制定出臺全域成都城鄉居民自由遷徙服務管理辦法,引導和鼓勵市域農村人口向城鎮合理梯度轉移。
建立待遇均等的民間投資機制 促進社會公正
《意見》提出多項措施構建各類企業平等競爭的制度環境。
據悉,成都將進一步放開市場準入,支持民間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明確禁止準入的行業和領域,清理、取消各區(市)縣、市政府各部門單獨設置限制民間投資進入的附加條件和資質要求。建立待遇均等機制,凡是其他各類投資主體可進入的投資領域、可享受的優惠政策,民間資本均適用和享有。
成都市日前已專門下發文件推出33條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措施,接下來還將制定鼓勵民間資本全面參與基礎產業、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市政公用事業的投資、建設、管理、運營等政策措施。
轉變政府職能 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意見》提出多項措施,向市場和社會“放權”,并會選擇一批社會組織能承擔的事項,委托社會組織代行。
同時,成都市還將推進基層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全面推進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工作,賦予試點鎮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縣級管理權限。
此外,《意見》還對深化全域開放體制改革作出了部署。區域合作方面,將加快推進成都經濟區“一小時”通勤圈建設,構建一體化交通運輸體系和全域一體、無縫對接的公共服務體系,打造一體化的金融信用體系。
在推進國際化方面,成都已于9月1日起實施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下一步,還將完善過境免簽政策相關配套工作,進一步構建與國際規則接軌的政務環境和開放的公共治理體制,建立與國際化城市相適應的信用法規、規范和標準體系,形成國際化的信用環境。(記者 李渝 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