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中國旅游社會責任論壇(CRTF)暨中國—東盟旅游發展研討會現場
2013亞太旅游協會(PATA)旅游交易會(以下簡稱“旅交會”)本月在成都召開。由亞太旅游協會(PATA)與中國—東盟中心、九寨溝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合作舉辦的第三屆中國旅游社會責任論壇(CRTF)暨中國—東盟旅游發展研討會于旅交會開幕前夕在四川九寨溝喜來登酒店舉行。
繼成功舉辦兩屆之后,本次論壇把“美麗中國——負責任的游客經濟”主題帶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之一的神奇九寨,吸引了來自國內外超過150名演講嘉賓和與會代表。
此次論壇共分為五個時段,圍繞完整的游客經濟進行。論壇內容涉及了社會企業對于文化環境的責任、社會企業家對社會的改變、自然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以及創業教育的發展與改進。論壇上,與會代表以輕松互動的方式分享各自的經驗和體會,探討如何以更負責和可持續的方式促進游客經濟的增長。
本次論壇主旨演講嘉賓和研討嘉賓來自游客經濟的方方面面,包括政府、教育機構、保護部門、業界組織、旅游運營商以及可持續旅游產品的服務與提供者。
亞太旅游協會副主席Scott Supernaw指出,“亞太地區的旅行及旅游業迅猛發展,速度遠快于世界其他地區,如今已達到增長的關鍵時刻。因此,我們必須更加注重以負責任的方式促進發展,注重我們的商業實踐對環境和文化所產生的影響。”
Supernaw先生還指出,PATA希望將CRTF打造成為促進中國與國際旅游業在可持續旅游方面的交流和探討平臺,鼓勵會員和業界以負責任的態度研究旅游發展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分享最佳實踐。
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馬明強先生表示,旅行及旅游業在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機會、擴大公民溝通等方面起到了關鍵性作用。中國國家旅游局數據顯示,在2012年,去往東盟國家的中國大陸游客共有970萬人次,而來自東盟國家的游客去往中國的訪問次數為589萬次。
“在這樣一個龐大的市場中,游客的行為將對目的地產生難以避免的影響。作為政府間地區性組織,中國—東盟中心提倡所有業界相關者(包括中國與東盟的政府和私營部門)都能以更負責任的行動來發展、管理旅游業。”他補充道。
馬來西亞旅游促進局主席拿督斯里黃燕燕醫生則在致辭中介紹了馬來西亞在發展可持續旅游經濟的理念和做法,她表示,負責任的旅游不僅是保護生態環境,更要實現多元種族的共同發展。
此外,國際知名的企業社會責任機構,如澳大利亞的EC3 Global 和德國GIZ國際合作機構的代表,給與會代表帶來了優秀盡責實踐的案例分析和教育有關的新理念。EC3 Global 首席執行官Stewart Moore先生在演講中表示,可持續旅游的標準應當是為社區及旅客提供干凈、安全、繁榮、健康的旅游資源。這一觀點得到了研討嘉賓的強烈共鳴。
來自黃山風景區、九寨溝喜來登國際大酒店、攜程旅行網、Trip Advisor等企業的業界人士也分享了他們在踐行旅游社會責任中的經驗和做法。而作為本次論壇最年輕的演講者,ICE跨文化教育機構創始人羅偉鴻先生用充滿樂趣與探索精神的自身經歷展現了青年社會企業家的個性風采。
“九寨溝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將保護放在旅游業發展的首位。”九寨溝作為本次論壇的舉辦地,阿壩州政協副主席、九寨溝管理局局長章小平出席論壇并表示, “九寨溝一直在進行管理和技術的引進與創新,現已在當地環境文化保護與教育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們將繼續致力于景區可持續發展,確保我們對環境、當地社區以及下一代負起責任。”
在討論環節中,來自加拿大卡普蘭諾大學、中國-東盟中心教育文化旅游部、華垣集團、CLI培訓機構、Global Nomad的嘉賓就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展開了熱烈討論,令論壇觀眾對社會企業家及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和理解。
另外,中國國內第四所院校成立PATA學生分會——PATA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學生分會在本次論壇上正式成立,這標志著PATA這一非盈利組織對教育與培訓的影響日益加深。
據了解,PATA新紀元戰略提出“完整游客經濟”(Complete Visitor Economy)的全新理念,目的在于準確詮釋旅游對于社會、文化、環境以及經濟的全面影響。中國旅游社會責任論壇(CRTF)正是秉承這一戰略目標應運而生。(李渝 賴力)
實習編輯:許繼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