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上海市區居民在小區內買到來自松江的“直供蔬菜”,這已經成為現實。
在市農辦的牽線下,泖港鎮浦凈蔬菜專業合作社推出蔬菜進社區服務。從5月初起,每個周二早晨,合作社的蔬菜家庭農場主錢華慧都要駕著冷凍車將其種植的約500斤蔬菜運至靜安區康樂村地區,這是我市首次嘗試基地合作社直接送蔬菜進社區。
推出這種蔬菜銷售模式,源自于黨建合作的啟發。浦凈合作社曾面向泖港鎮的結對共建單位直接提供蔬菜。為了擴大服務規模,合作社隨之便產生了將郊區菜農手中的新鮮蔬菜直接送往市區居民家的想法。
在對社區人口構成、購買需求等做了前期調查后,試水”“區選在了老年居民相對較多的康樂村地區。每周一下午5點,菜農錢華慧開始從地里割菜,次日早上6點,這批蔬菜以最新鮮狀態送至康樂村。居委會則為錢華慧提供了小區內的一塊空地,進行蔬菜銷售。
居民從郊區菜農手中直接買菜,中間環節的成本讓利給居民,蔬菜價格自然比周邊便宜不少。根據居民反映,錢華慧的菜價比周邊菜場和私人小攤販的菜價便宜了兩三成左右。“價格便宜了,但是菜到底安不安全?”起初,居民也有這樣的疑慮。為此,合作社為錢華慧準備了每批蔬菜的檢測單據,公開張貼在居委會公告欄內。每批蔬菜采摘一周前,鎮農業服務中心對其進行農藥殘留檢測,合格的蔬菜才能進行采摘;采摘后的蔬菜還需經過合作社的檢測,對安全進行再把關。
浦凈合作社相關負責人介紹,日后還會為蔬菜種植戶們建立一份“田間管理檔案”,該批蔬菜什么時候時候灑農藥、灑了什么農藥、農藥用量多少都將面向社會公開。
由于還處于試點階段,目前錢華慧每周僅提供500斤左右的蔬菜送進社區,這占了他的每周蔬菜產量的5%不到。不過,比起將蔬菜賣給批發商,直接賣給居民對錢華慧來說更加“劃算”,利潤相對較高,這讓他對送蔬菜進社區的前景非常看好。
“已經有了供不應求的趨勢。”合作社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不少居民紛紛反映這批“直供蔬菜”比起菜市場的更加新鮮、安全、實惠,希望錢華慧能增加供應量和供應次數。對此,合作社也已經有了后續的計劃,希望在一塊區域內設置多個居民區直供點。把點連成片后,菜的供應量能夠大幅增加,運輸成本也能隨之下降,對菜農來說收入更加可觀,對居民來說菜價也可能更加實惠。
目前,浦凈合作社正在和其他社區洽談合作事宜。他們表示,為了讓買菜居民更加放心,合作社可能還將邀請居民前來松江考察,讓大家看到每一批“直供蔬菜”的生長、管理過程。
實習生 楊白雪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