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在11歲女孩珍珍的遺體告別會上,醫務人員獻上鮮花進行祭奠。
前天下午,北京佑安醫院太平間內舉辦了一場特別的遺體告別儀式。逝者是11歲的外地女孩珍珍,因腦瘤去世。孩子的父母在全力救治孩子無效的情況下,決定將愛女的器官捐獻出來。他們的決定挽救了三條生命并讓兩人重見光明。這是北京市人體器官捐獻南區工作站成立以來接收的第一例器官捐獻,也是北京市開展的首例心臟死亡器官捐獻。
女孩身患不治之癥父母做出驚人決定
梳著齊耳短發的珍珍喜歡笑,特別是對著爸爸的相機鏡頭的時候,像所有愛美的小姑娘一樣,她喜歡將一支漂亮的彩色發卡別在頭上,整個人看上去更加俏皮。但如今,這幅景象已經無法重現,只能被永遠定格在了那張黑白照片里。
12月7日,患有小腦蚓部腫瘤的珍珍病情突然加重,被送至北京佑安醫院急診室。經醫生診斷,昏迷多日的珍珍因嚴重腦水腫,頸部以下已經因缺血壞死,完全失去了知覺。為了挽救這個尚待綻放的生命,佑安醫院接連請兒童醫院、天壇醫院和宣武醫院神經科等專家進行會診,試圖為孩子找到一線生機。但經多方專家會診鑒定,珍珍的病情已不可逆轉,無救治希望。
12月11日,了解珍珍的病情后,珍珍的媽媽唐春華表示放棄治療,并做出了一個讓醫務人員沒有想到的決定——在孩子過世后,將她的器官無償捐獻出來,去挽救別人的孩子,救助其他家庭。
“我是一個母親,深知失去孩子的痛苦是無法承受的,我不想其他媽媽像我一樣。”唐春華幾度哽咽,文化程度并不高的她曾在電視和報紙等媒體上看到過各地關于捐出器官、延續生命事例的報道。在她看來,自孩子患病后,半年來的求醫經歷已經讓孩子飽受折磨,她不想無謂的治療再增加孩子的痛苦。“孩子沒了,但她的器官可以救活其他人,也算另一種活著的方式。”于是,她和丈夫做出了這個“殘忍”的決定。
器官嚴格統一分配5名患者因此受益
12月25日,一直在重癥監護室內靠營養液和呼吸機等維持生命的珍珍,各項生命體征突然不穩。醫生發現其腦內腫瘤已經壓迫腦干,珍珍生命垂危。受指派趕來的浙江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現場組建了包括神經科專家和ICU專家在內的評估小組,對珍珍進行了包括腦電波等各項身體指征的評估。一系列嚴格的評估持續了7個小時,在確定珍珍病情是不可逆轉、且符合捐獻條件后,評估小組做出了“可以捐獻”的決定。
當晚7點20分,珍珍的呼吸、心跳完全停止。佑安醫院醫生對其實施了肝臟、雙腎臟、一對角膜摘除手術,并對珍珍進行遺體修復。
根據相關原則,供者所在的具有器官移植資質的醫院可以優先獲得器官匹配權。但遺憾的是,在佑安醫院等候肝源的30多名患者中,無一例適宜接受珍珍器官的患者,因此器官經由全國統一分配系統進行分配。5名患者因珍珍捐獻的器官而受益。
佑安醫院表示,盡管本市此前有醫院進行器官移植工作,但并無按照國家標準和程序進行的器官捐獻和分配的個例,珍珍因此成為本市開展的首例心臟死亡器官捐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