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不發病時也能幫點忙。
老人正在幫兒子擦洗。
八旬母親照顧兩精神病兒34年
上世紀80年代,兩個兒子相繼患精神殘疾,丈夫不堪打擊早年病逝。34年來,太湖縣晉熙鎮長河居委會現年84歲的蔡三連老人,朝五晚九地辛苦忙碌著,忍受常人難以想象的身心煎熬,時刻陪伴在兩個病兒身邊,照顧著他們,用默默付出和不離不棄詮釋了母愛的偉大。
幸福的小家庭
今年84歲的蔡三連老人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年輕時,丈夫在太湖縣五交化公司上班,她自己在原城關鎮棉織廠做紡紗工,生下的五個兒子聰明伶俐,婆婆家里家外是把好手,一家人生活得其樂融融。
1969年,蔡三連一家下放到太湖縣原岔路公社東河大隊當知青。蔡三連沒有了工作,一家八口人的生計就靠丈夫微薄的工資和她每天在生產隊掙得的工分維持,日子過得相當艱難。
1971年,小女兒出生,家里日子更是捉襟見肘,常常一天只吃兩頓,還是一半野菜一半糧。
“越苦,我越要撐著,總是想著孩子們長大了就好了,就有了盼頭?!辈倘B雖然每天要像男人一樣干活,卻從不言苦。
不幸接踵而至
然而,并非事事都如人愿。
上世紀70年代末,婆婆病逝,讓蔡三連失去了好幫手。1980年,由于種種原因,她24歲的二兒子突然生病,經多方尋醫問診終未治好,落下了二級精神殘疾,生活不能自理。
曾經“乖巧、會做事”的二兒子遇到這種情況,讓蔡三連如遭當頭一棒,常常半夜啜泣。
1988年,蔡三連的四兒子也出現了與二兒子相似的病情,四處治療沒有痊愈,此后呈現一種自閉狀態,再不愿與人交流。
兩個兒子相繼得病,讓這個本就貧困的家庭蒙上了陰影。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四兒子得病的第二年,蔡三連的丈夫經不起殘酷現實的打擊和心靈的折磨,拋下妻兒病逝了。
家里的頂梁柱倒了,所有的痛苦、所有的重擔都壓在了蔡三連身上。她沒有絲毫退縮,用柔弱的肩膀默默撐起了這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