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精彩”展現中國盛會籌辦理念轉變——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核心理念解讀
4月15日,深圳首次向社會公布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核心理念——“從這里開始,不一樣的精彩”。這是在大運會開幕倒計時百日即將到來之際,年輕的深圳再次向世界發(fā)出的盛情邀請。
不一樣,意味著深圳大運會不會簡單重復北京奧運會和廣州亞運會的模式,而是展現經濟特區(qū)全新的創(chuàng)意與智慧;強調精彩依舊,則是這座以青春和時尚著稱的城市向世界許下的莊嚴承諾。
怎么“不一樣”?如何“精彩”?新華社記者日前專訪深圳大運會組委會副主席、深圳市委書記王榮,并走訪了大運會執(zhí)行局各部門,對“核心理念”進行詳細解讀,了解到這份理念背后,深圳乃至中國盛會籌辦理念的“悄然轉變”。
年輕的城市攜手青年的盛會
“從這里開始,不一樣的精彩”核心理念的推出,源于大運會這項賽事自身特點和深圳特區(qū)的城市定位。
即將于8月12日在深圳開幕的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將成為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一屆。在這項有“小奧運會”之稱的賽事舉辦期間,深圳將迎來18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3000多名青年運動員。
國際大體聯(lián)副主席、中國大學生體育協(xié)會主席章新勝稱,對于變動的世界來說,大運會是一個機會,因為它讓100多個來自不同文化信仰的國家青年聚集在一起,服務于青年成長,這也是大運會和其他競技體育比賽的不同所在。
王榮說:“大運會不同于奧運會,作為世界青年的盛會,更要突出的是創(chuàng)意與激情,大運會的核心價值決定了辦賽需要不一樣的思路。”
呼喚“不一樣的精彩”,也是深圳這座城市與大運會的巧妙契合。深圳是一座年輕的城市,青春和時尚是她最耀眼的標志,也是這座充滿了創(chuàng)業(yè)激情和創(chuàng)新氣質的“移民城市”的追求。當年輕的城市攜手青年的盛會,迸發(fā)出的也必然是“不一樣”的靈感。“在深圳舉辦大運會,不僅有利于深圳經濟社會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對大運會自身的發(fā)展來說也有積極的意義,將形成‘雙贏’的局面,”王榮說。
“從這里開始,不一樣的精彩”,還是中國近年來在舉辦等一系列大型體育賽事歷程之中,辦會理念不斷刷新的必然結果。
與以往大型運動會相比,深圳大運會更強調回歸體育本身。在進一步突出節(jié)儉、綠色、環(huán)保等概念的同時,大運會也突出了中國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價值取向,表達了尊重世界各國文化多樣性、倡導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民族文化的人們平等交流、和諧相處的核心價值觀。王榮表示,深圳將努力為世界呈現青春、開放、綠色、科技與和諧的大運,讓不同國籍、膚色和文化背景的青年大學生共享運動和友情。
“不一樣”,還要精彩
在深圳大運會4年的賽事籌辦歷程中,人們可以從方方面面見證因為“不一樣”而帶來的種種“精彩”。
——深圳大運會的火炬?zhèn)鬟f和以往賽事“不一樣”。深圳將計劃超過50場的火炬?zhèn)鬟f縮減為不到5場,但同火炬網絡虛擬傳遞的結合,讓大運圣火不僅能照耀現實,也能讓數以萬計的年輕網民感受大運的熱度和精彩。這不僅是深圳創(chuàng)意的體現,也成為大運會火炬?zhèn)鬟f的新亮點。花錢不多,節(jié)約不少。
——開閉幕式不請明星大腕、不放煙花和以往不一樣。“簡約和低碳不意味著簡單。大運會的開幕式從開幕盛典向體育回歸的同時,會用創(chuàng)意和誠意取勝,呈現一場顛覆性的精彩,”大運會執(zhí)行局開閉幕式部長石鋼說。
——賽事的后勤保障運行“不一樣”。大運會后勤保障部40多個成員負責大運會交通、醫(yī)療、餐飲、旅游、購物等7個方面的重要保障內容,人員數量只有同規(guī)模賽事的1/7。深圳用機構的創(chuàng)新讓執(zhí)行局以最精干的團隊完成復雜的工作。
“把交通交給交委負責,醫(yī)療衛(wèi)生交給衛(wèi)生文教委負責,我們則協(xié)調各個部門,減少了投入,節(jié)約了成本,實現了‘小人物完成大運會’的不一樣精彩,”大運執(zhí)行局后勤保障部長朱濤說。
——賽事籌辦和城市營運結合“不一樣”。深圳沒有為大運會新建媒體村、賽事場館2/3為臨時或翻新維修改造,省下的錢用在了改善城市建設上。到6月30日,深圳將新開通110多公里的地鐵,進行上千個城中村改造項目和大量的基礎設置升級工程。
“大運會給了深圳改善特區(qū)內外‘二元’結構、提升城市整體發(fā)展水平的契機”。據深圳市規(guī)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副總規(guī)劃師黃偉文介紹,深圳將大運會的場館重點布局放在深圳關外的龍崗,目的就是以體育場館布局的‘一盤棋’推進城市發(fā)展,利用大運會的舉辦加快特區(qū)內外的一體化。
“不一樣的精彩”推動社會觀念轉變
城市舉辦盛會,盛會改變城市。大型活動與城市之間相依相存,互動互進,息息相關。城市,在大型活動的輻射下不斷躍升。
如果說,大運會對深圳經濟發(fā)展、城市建設的“硬件”將帶來巨大的提升,那么對城市文明和市民素質的“軟件”推動作用也同樣明顯。
每個周末,在深圳的主要公交站點、重點路口等181個地點,穿著“藍馬甲”的公務員志愿者成為深圳街頭獨特的風景。公務員上街,不只是多了一群服務市民的義工,通過志愿活動這一平臺,他們與普通市民的距離也拉得更近。通過在全市開展的“百萬市民學禮儀”、“深圳市民講外語”等一系列活動,深圳也將陽光、辛勤、感恩的風尚進一步弘揚。
對于市民的變化,先后6次來過深圳的俄羅斯喀山大運會執(zhí)行理事會總干事弗拉基米爾有自己的感悟。“第一次來的時候,明顯感覺到語言的障礙,向市民問路總是碰壁;但這次來,除了感覺到深圳基礎設施的進步,更重要的是感受到市民語言和思維因籌辦大運會而改變,這讓我們十分期待喀山大運會的到來”。
“強調不一樣的精彩,也在讓這座城市悄然發(fā)生‘化學反應’;我們的城市將達到一個新的發(fā)展高度,我們的市民也將享受這份福利,大運會帶來的種種提升,最終將回饋這座城市所有的成員,”王榮說。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