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錯別漢字、一個大寫數字錯誤、一個日期時間的滯后,一個錯誤的密碼數字……一張轉賬支票就這樣在投行后,被銀行告知成了廢票。殊不知,這一個個“不經意”的財務小錯誤背后,卻隱藏著貪婪而又縝密的詐騙陰謀——
天津特大“片堿”票據、合同詐騙系列案偵破紀實
日前,天津公安塘沽分局及市公安局經偵總隊在河南警方的協助下,歷時9個月輾轉多省市,成功破獲一起涉及8家大中小企業、涉案價值超過百萬的票據、合同詐騙系列案件。主犯張某已因涉嫌票據詐騙、合同詐騙及詐騙罪被依法提起公訴。
短短數月 大量企業被騙
事情要追溯到2010年的8月5日。當天,塘沽豪達化工有限公司的舒女士到公安塘沽分局經偵支隊報案,稱本市男子張某使用天津征宇石油化工銷售有限公司的錯誤支付密碼的轉賬支票,分兩次騙取了天津塘沽豪達化工有限公司價值11萬元的60噸片堿。公安塘沽分局受理本案后,經查,張某現年30歲,在無資金保證的情況下,在天津征宇石油化工銷售有限公司的銀行賬戶內使用錯誤支付密碼的轉賬支票,從塘沽豪達化工有限公司購買40噸工業生產原料片堿,隨后分別銷售給河北省滄州市美康酒業有限公司和唐山凌峰泉啤酒廠。塘沽分局民警前往天津征宇石油化工銷售有限公司進行調查取證,該公司法定代表人齊某(女,60歲,張某母親),百般阻撓拒絕配合調查取證,聲稱:“這只不過是經濟糾紛,你們警察憑什么介入?”張某非但拒絕配合調查取證,更在其后暗中逃往河南。2010年8月9日,塘沽警方立案偵查,并對犯罪嫌疑人張某上網追逃。
就在案件緊密偵辦中,2010年8月25日,天津塘沽開宜化工廠及天津達富化工廠勞動服務公司分別向塘沽分局報案,稱犯罪嫌疑人張某使用空頭支票及錯誤支付密碼的轉賬支票騙取大量工業生產原料片堿。調查取證工作隨即展開。隨著偵查工作的深入,不久后,公安大港分局、漢沽分局分別移送塘沽分局另外3起張某涉嫌票據詐騙及合同詐騙的案件。天津開發區眾巖化工有限公司的劉經理,也向塘沽分局報案,張某涉嫌票據詐騙。
多家企業同時報案,案發地遍布多省市,且作案人均為張某,警方感覺到水面下隱藏的冰山可能更為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