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新疆木壘縣白楊河鄉東村呈現出年輕人除個別考上大學離開家鄉之外,其余大部分都留在本村靠幾畝薄地和養些牛羊經營著小日子,有的還是一直延續騎上馬去放羊的傳統游牧生活。特別是村上的維吾爾族老鄉們,因為傳統觀念及生活習慣的影響,80%以上的年輕人都留在父母身邊,一邊孝敬服務,一邊在縣城及周邊鄉鎮打工掙錢,生活還算是過得有滋有味。但隨著近兩年來,手氣候條件的限制,干旱少雨的現象加劇,土地沙化,牧草減少,牲畜體質下降,產仔率降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村民的收入很是不景氣。
昌吉州林檢局住白楊河鄉東村工作組在與第一批住村工作組以及村“兩委”對接時了解到這一情況,全面安排好食宿后,立即與村“兩委”、協警混合編組,分片區進行重點訪、深入訪,全面摸清整個村級勞動力轉移情況以及就業動向,幫助牧民精調細算調優種植業結構,通過入戶走訪加強宣傳做好土地流轉,使更多的的勞動力解放出來,從事二、三產業。
近日,木壘縣白楊河鄉東村住村工作組聯系到吉木薩爾縣興成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為東村年輕人開辦了1期免費的鏟車駕駛技術培訓班,并把學校搬到了村里,老師住進了村長家里,手把手的教年輕人學鏟車駕駛。細算一下,村上一共31人報名,學了整整15天,平均一人一天吃、住、行的花銷150元,15天下來就給村民們省下2250元,加上學費、考試費,整整省下了6000元。這對于年輕人們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小伙子們學的勁頭很高,心里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紛紛表示一定會努力學,學成之后用掌握的技術努力掙錢,感恩社會,孝敬父母。
在3月18日是讓全村人欣喜與難忘的日子,第一次在家門口參加這么嚴肅的考試,31名年輕小伙子在東村小廣場上一展風采與技藝,接受了木壘縣人社局組織,白楊河鄉、東村村委會、住村工作組協辦的鏟車駕駛技術技能培訓結業考試考官的檢閱,4個小時一共28人通過考試,拿上了技能證書,預示著他們將放下手中的羊鞭跳下馬兒,駕著鏟車去追趕幸福,這是生活的重大轉折,是走出世代居住的“土窩窩”而去更大的地方追求、體驗全新的生活起點。(通訊員俞瑞娉 楊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