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身邊的朋友喜歡到新疆澤普縣度周末,有時內地的朋友來了,也帶到澤普縣接待。走在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法桐公園,北京的朋友會驚嘆:這里的美景,也不比北京的植物園差呀。這么一大片綠地,要擱到北上廣,周邊的房價不得天價啊!
就此,我聯想到數日前的一條新聞:全國政協特邀常委視察團就“‘十三五’規劃中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建設情況”在新疆開展視察。《自治區主體功能區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于2012年發布實施,提出未來國土空間開發的原則、戰略目標和戰略任務,著力構建“三大戰略格局”。一句話,就是根據各區域的生態環境和發展現狀,科學合理地規劃發展線路圖,讓家鄉更美麗,讓新疆更美麗。澤普的發展,就是其中一例。
新疆的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土地沙化形勢嚴峻,生態環境保護任重道遠。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提出,把新疆建設成“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作為眾多旅游者向往的旅游目的地,新疆擁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要將這些珍貴的旅游資源變為經濟資源、發展資源,關鍵在于政府在發展地方經濟上觀念的轉變,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維護綠水青山需要時間、需要投入,但收獲確是持久的、可持續的,它不但吸引外來游客,更是造福當地居民和子孫后代的千秋大業。
綠水青山本來就是金山銀山。種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有了綠水青山,不但讓當地老百姓感受到宜居宜家的和諧與安適,有了良好的旅游環境,就能吸引大批游客的到來,帶動周邊旅游服務產業的發展,增加地方政府的經濟收入,鼓起當地百姓的錢袋子。
澤普縣近年傾力打造了5A級金胡楊森林公園和法桐公園等旅游景區,現在,這些景區已成為周邊縣鄉居民的休閑旅游首選。三五天小長假,遠處去不了,近處游一下也不錯。周末帶上家人,約上朋友,逛法桐公園,拍照、徒步、賞景之后,到縣城有特色的小飯館吃一頓,這樣的周末假期也一樣休閑、愉快。
有需求就有供給,悄然間,澤普石油基地的一些餐館搬到澤普來了,一些新的餐館如雨后春筍般開業迎客。有了越來越多的美食選擇,客人也越來越多了,餐飲儼然已經從旅游的副產品逐漸演變成獨立的特色市場。現在,即使不逛法桐公園,平時小聚,也會約在澤普的某個小飯館,大家一起開車來,撮一頓,再踏著月色回去。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有時就是一種觀念的轉變,一個決策的形成和堅持。澤普縣“種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在青山綠水間打造“美麗經濟”,經濟增長方式正在慢慢地發生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