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扛著攝影機倒下
馬贊·丹納,43歲,路透社巴勒斯坦籍攝影記者。
馬贊·丹納是在巴格達郊外被射殺的,但在他當攝影記者的10年中,大部分時間是在家鄉(xiāng)巴勒斯坦西岸城鎮(zhèn)希伯倫度過的。他是路透社駐扎在沖突地區(qū)最有經驗的記者之一。他曾說:“在像希伯倫這樣的地方工作,需要付出很大的犧牲。子彈、侮辱、鞭打、監(jiān)獄以及工作器材被毀,只是其中部分困難!
丹納個子高大,喜歡抽煙。他昔日的同事回憶說:“最奇怪的是,他簡直就是希伯倫的皇帝。到那里的每一個記者都崇拜他,任何報道以巴沖突的記者都知道他,也都喜歡他。他出奇地熱情,隨便什么客人到他家,他都會拿出最好的羔羊和米飯來招待!
在巴勒斯坦時,丹納曾經連續(xù)兩天被以色列士兵擊中,為此他不得不休息3個月。他曾扛著攝影機到一座房子樓頂拍攝,結果攝影機被打碎。路透社考慮到他的安全,決定將他調離希伯倫。他的孩子總希望父親別干這行,他們已經多次見他受傷,不堪忍受擔驚受怕。最終路透社把他派到巴格達時,他們以為那是一個安全的地方,因為他是阿拉伯人,又會講英語。
2003年8月的一天,丹納和他的同事西尤克基赴阿布格萊布監(jiān)獄采訪。此前一天該監(jiān)獄遭到迫擊炮襲擊。這兩名身經百戰(zhàn)的巴勒斯坦記者喬裝成平民,他們都沒有穿防彈衣。據(jù)西尤克基回憶,他們在監(jiān)獄門口待了20分鐘。隨后一名美軍士兵出來,他倆提出采訪請求,但遭到拒絕。
隨后,他們請求允許從500碼之外的一座橋梁拍攝,因為那里看得見大墻以內!八f沒問題,我們可以去那兒拍。”他們在橋上選擇了一個比較開闊的位置,在那里拍攝了大約10分鐘。隨后,遠處一隊美軍從附近一個村莊出來。丹納看見兩輛坦克和一隊美軍士兵朝他們走來,于是他扛起攝影機對著他們拍攝了幾秒鐘。就在那時,幾聲槍響,扛著攝影機的丹納往前栽倒在地。
西尤克基回憶說,“我們根本沒料到他們會朝我們開槍。那里視野很開闊,有平民,還有其他記者。”他說他當時看見子彈打在地面上,把地上的土塊打得飛濺。他隨即扶起丹納,后者已經說不出話來。美軍靠近后,西尤克基朝那名開槍的士兵喊:“是你殺了他,他是記者,攝影記者!钡敲儡娛勘f,他以為丹納手上拿的是槍榴彈。子彈穿透丹納的胸膛,鮮血從胸口汩汩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