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記
拉姆斯菲爾德將對自己的評價留給后人,其實布什也在期待未來。在布什看來,前總統杜魯門成功地開啟了冷戰之門,最終把蘇聯帝國搞垮。他的成就不是當時給予的,是后人的評價。福特總統也是一位當時"被低估了的總統"。正如布什所說,"反恐戰爭需要幾代人來完成",至少布什開啟了反恐斗爭的大門。布什也許在拿美國人的未來賭博,不過他的賭注是源于對美國在世界上作用的思考,即美國必須強調軍事實力,必須傳播它的理想,追求美國在世界無敵手。
他和"火神派"看到的是一個無人能夠挑戰的美國,一個軍事力量強大到不再需要對任何其他國家或者國家集團做出妥協和讓步(除非它自己想這樣做)的美國。問題是,"火神派"的"使命"是否超越了美國人民的意愿?他們讓美國付出的代價是否超出美國人民的意愿?最近的民調結果顯示,有60%以上的美國人認為自己的國家在朝著錯誤的方向走。2006年12月20日布什第一次承認"美國沒有贏得伊拉克戰爭"。
2007年1月10日,布什就伊拉克不斷惡化的局勢公開承認了錯誤。不過,從布什提出的伊拉克新政策看,雖然承認了錯誤,但是他仍然準備在伊拉克繼續賭一把。有人評價布什,說他身上具有總統的特質,他不會輕易做出決定,可是一旦做出決定,就決不會瞻前顧后,他會毫不猶豫地以小搏大。美國的目標是要掌控中東地緣政治的主導權和整個海灣地區的能源資源。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不能讓伊拉克的"民主試驗"半途而廢,不能讓因伊拉克戰爭而獲取了"更多能量"的恐怖活動持續升級,從而使整個地區陷于混亂,并威脅到美國本土的安全。這也就是布什不斷強調的:美國在伊拉克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布什的總統任期還有兩年,帶著這個信念,他還會繼續賭下去。
(本文部分內容摘自詹姆斯·曼《布什戰爭內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