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英國《每日電訊報》9月12日報道,科學家們近日發(fā)明了一種有觸覺的“電子皮膚”,它今后有望變成機器人的“外衣”,并用在人體四肢皮膚修復的手術(shù)中。
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阿里?賈維伊博士參與了這項發(fā)明,他表示:“我們的思路就是制作一種與人類皮膚功能一樣的材料,也就是說這種材料需要具有感觸物體的能力。”
“一般情況下,人們都知道如何握一個易碎的雞蛋才能不把它弄破。比如說,我們想讓一個機器人給客人上菜,我們既希望這個機器人不會打碎酒杯,也希望它能夠端著一口湯鍋,不摔到地上,”賈維伊博士稱。
在此之前,科學家們在發(fā)明“人造皮膚”方面有過很多次嘗試,很可惜都失敗了,因為那些材料不是太硬就是里面的電子感應元件敏感度太差。
而這種新研制出的“人造皮膚”中植入了極其微小的“納米電線”組成的集成電路,這種集成電路被“壓印”在可以隨意彎曲的電路板上,這樣就構(gòu)成了極其輕薄的“電子皮膚”。
研究人員希望這種“皮膚”除了可以用在機器人身上,有一天還能造福于接受四肢皮膚修復手術(shù)的病人們,讓他們重新獲得與原來一樣的觸覺。
(來源:中國日報網(wǎng) 王妮娜 編輯:婧遠)